大肠息肉的症状

你知道吗全身50多种疾病都与它有关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pf.39.net/bdfyy/

夏季到来,撸串聚餐的频率大大提升,本就“爱闹脾气”的肠道容易不堪重负,此时更应注意给肠道“减负”。

从胃幽门到肛门,肠道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肠道既强大又脆弱,它身负多重功能,又易受多种疾病困扰。

小知识:

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肠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

1、肠道结构

肠道左上方是胃。肠道分为大肠和小肠,小肠在肚脐周围一圈的范围内,如下图,外围是大肠。大肠主要部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负责吸收食物中剩余的水分,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大部分肠道疾病发生在结肠和直肠。

2、肠道中的潜藏器官

一个正常成人体内,细菌数量可以达到多亿个,几乎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肠道内的细菌总重量可达1-1.5千克,它们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不仅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参与神经、循环、运动、内分泌等多方面的调控。

它们大致可分成“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3大派别,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人体健康。当“有益菌”占上风时,人体安然无恙,但当“有害菌”占优势时,肠内菌群就会失衡,由此带来各种健康问题。

一些腹泻和便秘的人,肠道检查器质性病变,经常听医生说“胃肠功能紊乱”,其实主要原因就是肠道菌群失调了。

5种病爱找上肠道

正是因为肠道承担着人体中很多重要的角色,很多疾病会在这里发生。

◎大肠息肉

肠道息肉就像身体里的一枚“定时炸弹”,应该尽早“拆”除。

如果在息肉腺瘤阶段就将其斩草除根,能有效防止肠癌。如果未切除肠道息肉,患结直肠癌的几率将增加4倍左右。

患者一般无症状,可能出现轻微或不典型的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另外还可能有便血、黏液血便等。

◎炎症性肠病

这类疾病虽然可在胃肠道任何部位发生,但一般多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其中以18~30岁和70~80岁为高发年龄段。

患者也会有腹痛、腹泻等问题,但症状更为严重,同时也可能合并有发热、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等。

◎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及早发现、及早诊断是控制大肠癌的关键。

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值得注意,比如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带血及黏液,有时患者会有便秘、腹泻、中下腹部疼痛等情况。

◎肠梗阻

肠梗阻就是肠道“堵”了,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绞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晚期还可出现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

小肠问题以肠梗阻较为常见,可分为三类: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因为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情绪波动大、自身压力大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简单来说,肠道激动就是肠道蠕动过快或者发生痉挛,最常见的两大症状是腹痛和腹泻。蠕动过快导致腹泻,痉挛导致疼痛。

患者的症状一般与排便有关,如排便后腹痛减轻或加重等,那么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性较大。

消化科专家的护肠道建议

为了帮助肠道更好地“工作”,消化科专家在饮食起居上都给出了提醒。

No.1

多吃粗粮、坚果

赵立平指出,吃全谷物(天然完整的谷类、豆类和坚果类的籽粒和果仁)能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在肠道内酵解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以为益生菌的生长提供“养料”,促进“有益菌”繁殖。

他推荐将谷类和豆类按照3:1或2:1的比例混合,浸泡后蒸熟,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鸡蛋、蔬菜炒着吃,还可以加一些枸杞、红枣,用慢火熬成粥喝,但不要熬到黏糊糊的淀粉糊化状态。

No.2

吃饭吃到七分饱

每顿饭都吃七分饱,刚好感到不饿即可,不要吃到撑。少吃高脂食物,因为摄入体内的多余营养物质会让有害菌滋生,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

赵立平建议,日常饮食中,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燕麦、荞麦等谷类)要占到每日进食量的60%以上,新鲜蔬菜(如芦笋、菊苣、洋葱、芹菜等)占30%,荤菜最好不要超过10%。

喜欢吃肉的人,每次也不要吃太多,如果消化吸收不了,会成为有害菌的“养料”。

No.3

别频繁吃生冷

很多人觉得大热天喝下一大口冰镇饮料、啤酒,吃一根冰棍,从头舒服到脚;但是,肠胃不喜欢太凉的饮食。

尤其是很多人运动完或者出了一身汗,猛然间灌下一肚子冰水,很可能没多久就开始胃疼、腹泻。

建议夏天最好喝温的饮品,比如常温的凉白开、稍放凉的茶水等。

No.4

给肠道吃点新鲜的

夏天温度高,饭菜容易滋生细菌。肠胃“喜新厌旧”,爱吃刚做出来的饭菜。吃了没有保存好的剩饭剩菜,很可能闹肚子。

建议饭菜现做现吃,最好别剩饭。做饭前心中有数,别做太多。如果偶尔剩下了饭菜,面食、肉类可以在凉透后及时放进冰箱,蔬菜和海鲜就不要留了。

No.5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保持合理体重、戒烟、戒酒,酒精本身对消化系统有很强的刺激作用。

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缺乏运动引发的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和肥胖。建议每天锻炼30分钟,促进肠道蠕动。

(以上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78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