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60岁,反复腹痛一周,做了胃肠镜检查,发


白癜风初期症状图片 http://m.39.net/news/a_5813045.html

患者周大伯口述

一周前开始,我多年来保持的一天一次的排便习惯突然变了,排便数增多,经常性反复腹痛。原先,只以为自己吃坏了肚子,买了些胃肠药对付,但效果并不好。于是,我找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陈锦华。陈院长建议我先做个大便隐血试验。不验不知道,一验吓一跳,没想到,结果显示大便隐血+,陈院长说,不排除消化道出血的可能,让我一定要做一次无痛胃肠镜检查,随后便帮我开了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单子。距离检查时间两天的时候我就注意不吃红色或者带籽的食物。胃肠镜检查的前一晚,我开始了检查前的重要工作——肠道准备。肠镜检查前需要先排空肠道,于是就要喝一种叫聚乙二醇的药,这是一种增加大便含水量的温和的药物,俗称泻药。可以用来做肠镜、手术前的准备,也可以小剂量长期服用来缓解便秘。在上了十几趟厕所之后,总算排清了。全麻的检查需要家人陪同,我和医院的胃肠镜中心。排队,叫到名字进去,先扎上一袋盐水,口服一支喉咙的麻药。里面继续排队,再次叫到我,上了一张病床。脸上戴上氧气面罩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一觉醒来,老婆已经在床边等着了。慢慢下床,头有点晕,但是一点不疼不难受。老婆扶我出去,找椅子坐下,她缴费回来把检查报告拿给我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多发溃疡:性质待定,食道粘膜病变。直肠上则有一宽蒂息肉,大小约2.0*2.1cm。陈院长告诉我,直肠上的息肉太大,需要用内镜治疗中的高难度操作——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进行处理,胃里的情况,需要等病理结果出来再做决定。大概三天后,病理结果也出来了:(胃窦后壁)慢性浅表性胃炎,少数腺体中度异性增生。(胃窦小弯近幽门)少许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炎性坏死,小灶腺体非典型增生。陈院长告诉我,这是典型的癌前病变。这样的检查结果,让我又害怕又庆幸。自诩身体健康的我,居然在看不见的地方有这么多“毛病”,不过,也十分庆幸及早做了这项检查,把癌扼杀在摇篮里。陈院长解释,胃肠道从内到外有三层,粘膜层、肌肉层、浆膜层。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一种胃肠镜下切除早期肿瘤、病变的技术,过程大致为:1.定位病变的边界2.向其下方,粘膜层和肌肉层之间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将其抬起,同时分离粘膜层和肌层3.4.5用高频电切刀头将病变环周切开6.用钛夹止血。这是一种用微型手术刀的非常精巧细致的手术,我胃肠都需要进行ESD手术。一周后,医院的特邀大咖、浙一消化专家陈李华为我做了ESD手术,术前准备和做胃肠镜检查时一样,术中没有任何不适,半个小时后,肠里的超大息肉就处理完成了,感觉只是睡了一觉。陈院长说,择期再行胃部的ESD手术。4天后,我出院了,一周后恢复了跑步。经过这次的检查经历,我想说一点肺腑之言——消化道肿瘤是完全可以早期预防的,只要花半天时间做一个胃肠镜检查就可以保肠胃三到五年的平安,远离肠癌、胃癌和食管癌。如果您有以下情况请尽快安排胃肠镜检查:家族遗传,排便改变,40岁以上人群。再加上一个胸部CT,就能把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食管癌全部筛查到了。如果肠镜检查没有发现息肉(腺瘤),3年之后再进行肠镜检查;如果发现了息肉(腺瘤),需要住院进行内镜下切除,1年后复查。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无痛胃肠镜检查要做哪些准备?

得了胃溃疡怎么办?

……

消化专家陈锦华开通“视频号”啦!扫一扫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81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