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什么是结肠息肉


接着上期的话题,跟大家谈谈有关“结肠息肉”的相关知识。了解疾病知识,但切记对号入座呦。

什么是结肠息肉

结肠,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上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结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由于很少引起症状,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近年来由于结肠镜检查的普遍性,结肠息肉的发现率大大提高了。

结肠息肉从性质上主要分为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恶变;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几率较炎性息肉高,从病理类型上一般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

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容易发生结肠息肉,这种饮食方式也是结肠癌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我国传统饮食比西方饮食富含更多植物纤维,多食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胡萝卜等,有利于肠道蠕动,减少息肉的发生。

结肠息肉的治疗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也难以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发展成腺瘤的可能。

虽然大部分医生根据经验,肉眼下大致可以判断良恶性,但活检后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才是金标准,因此发现结肠息肉一般都建议内镜下切除。内镜下息肉切除创伤小,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切除结肠息肉可阻断大肠癌的发生。

结肠息肉会复发吗

内镜下切除息肉后,也有复发或再发的可能,所以定期复查结肠镜检查非常重要。

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需复查一次结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对于术后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为保险起见,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密切复查。

总结

1、结肠息肉是一个内镜下的诊断,息肉的性质有很多种,包括炎性、增生性、错构瘤、腺瘤、癌等等,需要进一步的病理检查才能明确。

2、95%以上的结肠癌可能是结肠息肉中的腺瘤癌变而来,因此,结肠腺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腺瘤都会癌变,因此也无需盲目紧张。

3、目前没有药物能够预防或者治疗息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定期复查结肠镜,一旦发现息肉及时内镜下切除。具体复查时间,需要医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综合判定。

4、内镜下治疗息肉最常用的方法是电切、氩气烧灼,医院消化专科都能够常规开展,一般而言很安全。但是根据息肉部位、大小、形态、病理类型等等,操作难度不一样,风险也是不一样的。

5、内镜下治疗息肉最担心的风险包括:出血、穿孔、息肉切除不完全、心脑血管意外等等,有时候需要追加手术。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10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