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控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29874.html我院消化科费保莹主任最近在内镜下将一例盲肠(大肠末端)早癌成功完整切除,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适,数天后治愈出院。
王大伯今年60岁,2年前因“反复发热2年,腹痛2月”医院住院治疗,当时肠镜发现“盲肠(大肠末端)巨大溃疡;盲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大小约2CM”,病理提示该肿瘤为“绒毛状腺瘤,伴腺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但当时因盲肠溃疡性质一直未能明确,且腺瘤与溃疡相邻,内镜下治疗风险大,医院均未能给王大伯治疗。这也成为王大伯的一块心病。1年前王大伯来我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经过我科精心治诊治,今年6月肠镜发现溃疡基本愈合,但盲肠腺瘤却明显增大。
消化科费保莹主任根据病情,考虑在内镜下将病灶切除。经过近2个小时的努力,成功完整切除了病灶。整个过程王大伯始终是清醒的,未感到特别不适。术后王大伯恢复很快,1周后顺利出院。术后病理:“盲肠绒毛状腺瘤,伴腺上皮低级别,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两侧切缘及基底切缘阴性。”王大伯这块心病也解除了。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它具有比息肉状腺瘤更高的恶性潜能,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容易发展为大肠癌,所以临床上建议早期处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项安全有效的内镜新技术,目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已成为包括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在内的早期消化道肿瘤和黏膜下肿瘤的首选治疗。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
费保莹,消化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浙江省“新世纪第三层次人才”。曾于年在德国著名的Charite医疗中心进修学习消化内镜。主要研究方向为消化道肿瘤和炎症性肠病的诊治,擅长十二指肠镜下微创治疗胆胰疾病(ERCP)、消化道肿瘤的内镜黏膜剥离术(ESD)、超声内镜(EUS)和内镜下各种治疗(包括放置金属支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止血术等)。现承担和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医药卫生科研基金等多项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约二十篇论著(SCI收录八篇,中华级7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和周四上午(名医馆)
同德官微为您健康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10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