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50岁的老吴近日查出直肠癌,谈起就医经历,感慨万千!说再也不敢小瞧这张薄薄的体检单了!因为前年他就拿到了单位的体检单,里面包括无痛胃肠镜体检。其实他当初间断有过便血,但他以为是痔疮导致。又觉得做胃肠镜检查有点可怕,肠道准备也太麻烦,只是把其他的体检做完了事。而且其他结果也都显示正常,觉得自己能吃能喝就万事大吉了。近日来大家都说他瘦了很多,便血更频繁了,架不住老伴催促,终于肯来做胃肠镜了!医生刚刚把镜子放入就看到了巨大的肿瘤已堵塞肠腔!肿瘤距离肛门口还有十公分,可以保留肛门,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关于大肠癌,你应该知道的
随着我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被查出大肠癌。那大肠癌是怎么发生的,又该如何早日发现,早点预防呢?生活中,很多人对结直肠癌的了解并不多,其防治知识亟须普及。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下科普。
1大肠癌目前在我国发病率如何?与哪些因素相关?
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已升至第三位。目前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万,且正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远超%的国际水平,尤其多发于工业发达的大中城市。最新公布的《中国肿瘤年报》显示,在城市地区,大肠癌已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在三位,死亡率排在第四位。大肠癌发病率已经超过肝癌,近5年来一直高居深圳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是全国大肠癌高发区域,且有急剧上升的趋势。
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是人体的内因与环境的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大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主要与人的生活方式变化有关,大肠癌在深圳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居第二位,与深圳生活水平高,喜好在外用餐,脂肪摄入量过多,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如高蛋白、高脂肪、少谷物、少蔬果饮食,超重肥胖增多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与部分深圳人喜好静坐,熬夜、缺乏运动锻炼有关。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怎么检查?
没有症状就是早期大肠癌的症状,正因为早期大肠癌症状不明显,导致了我们不能及时的发现。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时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这时大肠癌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阶段。因此对于大肠癌早诊率很低,我国早期诊断率仅5.0%-10%。大肠癌早期不适仅仅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随着肿瘤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变细、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大多伴有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早期大肠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而晚期则不足10%。因此,早期发现大肠癌成为防治关键。
大肠癌发生发展大部分均有明确的癌前病变如息肉、腺瘤等。需要长达3-17年发展成癌,为筛查发现早期病变提供了可能。要早期发现大肠癌,最简单、最能推广的检查就是大便潜血检查,但是最直观最准确的检查方法就是肠镜检查。
3大肠癌是怎么发生的?肠道息肉必须切除吗?
引起大肠癌的准确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大多数大肠癌最早只是一个小小的息肉,一般不会引起任何症状,非肿瘤性的息肉一般就不会发生癌变如炎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部分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腺瘤息肉癌变与其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也有关系。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大肠息肉癌变前有较长的良性肿瘤发展阶段,一般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该时间窗为大肠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的时机,该特性也使得大肠癌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通过筛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
因大肠息肉有癌变可能,因此发现息肉,均需要取活检验明一下是良性息肉还是肿瘤性息肉。原则来说,肿瘤性息肉均需要切除并做随访,以切断大肠癌发展进程。但对于部分良性息肉,随着时间延长,息肉长大数量增多,癌变机会也会增加,因此建议有肠息肉的患者要及时切除,防治进一步癌变。
4哪些人需要做肠镜筛查大肠癌,在早期发现方面,国内外有何方法?
大肠癌偏爱哪些人群呢?
1
首先是有家族肠癌遗传病史的人群,尤其直系亲属中有患大肠癌者,特别是连续两代以上都有的,以及患病年龄在50岁以下者,其后代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风险概率比普通人群高接近0倍。
第二类人群就是患结肠息肉者,特别是大肠腺瘤性息肉。
3
第三类人群是大肠癌高发区40岁以上有症状的人群。而我国大肠癌高发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特别是江浙沪三地是最高发区。
4
第四类人群是有大肠癌癌前病变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患者。
5
还有一部分人群,如胆囊切除后的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以及长期便秘者,虽然不如前面人群得肠癌的风险大,但根据资料研究显示,他们得肠癌的机会比普通人群要大。对于这几类高危人群,专家建议,每3-5年,务必进行一次大肠癌筛查。
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方面,美国是大肠癌筛查工作开展最早、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开展了大肠癌筛查工作,实行50岁以上的公民提出“每年普查结肠镜”的建议。90年代美国癌症统计报告,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1‰,女性为0.6‰。居癌症相关死亡率的前三名。那时,美国相应人群的结肠镜普查覆盖率只有1%。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美国50岁以上的人群接受结肠镜普查的概率已经达到65%左右。年美国癌症统计报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下降,到现在,为男性0.6‰和女性0.7‰,取得惊人成绩。近日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癌症筛查和预防研究团队的WendyAtkin教授和她的同事们,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了振奋人心的重磅研究,在追踪17年17万人临床试验中显示一次肠镜检查降低17年近30%大肠癌风险。
我国目前主要借助以下检查方法,帮助早期发现大肠癌:一是肛门指检、大便潜血检查。数据显示,国人直肠癌70%以上为中低位直肠癌,直肠指检时可触及。部分大肠癌患者常有便血的情况,且半数无法通过肉眼看到,却可以通过大便潜血检验查出。因此建议体检时不要放弃这两项检查。二是肿瘤标志物CEA等。如果发现其数值较高,应做进一步检查。三是肠镜检查是金标准。
5肠镜是怎样检查的呢?会疼吗?有风险吗?
肠镜检查:肠镜检查需先喝泻药进行肠道准备,将残留大便清理干净后进行。简单讲,肠镜是一根细细的,柔软灵活的,带光的管子,末端有个小镜头。能够顺次地、清晰地观察肛管、直肠、乙状结肠、结肠、回盲部黏膜状态,而且看到息肉还可以进行活体检查。如果发现病变,例如息肉,还可以切除息肉,进行治疗。以前的纤维肠镜比较简陋硬,会比较痛苦。
现在的电子肠镜会比较细软,一般都可耐受,没有特别的不舒服。无痛肠镜还会使用麻药,美国基本上全是“无痛肠镜”。做之前,通常是麻醉医生给病人用一些镇静药物。所以,99%的病人都可以轻松地完成肠镜检查。绝大多数病人一觉醒来根本不记得做过这样检查。感觉睡一觉就好了……整个检查过程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只有受过专门培训的医生才可以做肠镜检查。任何操作都不可能绝对没有风险,但是肠镜相对来讲是很安全的。引起肠穿孔的可能性很小,出血的可能性小于0.09%。所以,肠镜检查是很安全的。
6没有任何消化道不适需要做肠镜筛查吗?
虽然普通健康体检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对于深度健康体检,包括胃镜肠镜的侵入性体检难以让普通百姓接受。人们更多的愿意接受腹部B超、验血等检查手段,而对胃肠镜检查深感恐惧,这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有限,不能像欧美国家一样将胃肠镜纳入普通体检项目、普通百姓对胃肠镜检查相关知识有限有关。相对其他肿瘤,肠癌的发生要经过息肉—腺瘤—肿瘤等病理过程,从临床前期病变发展到肿瘤,时间较长,因此早期筛查对肠癌来说最有价值。而肠镜是发现大肠癌的最有效手段,且可以实施治疗。许多患者如果在大肠癌发生早期,如果能够通过肠镜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随着无痛麻醉肠镜的广泛开展,胃肠镜健康检查的理念正逐渐地为民众所接受,但情况仍不乐观。临床经验中定期做肠镜检查的,大部分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社会地位比较高者;经济状况较差者,往往是在有明显不适时才前来就诊,但已是晚期,治疗难度大,治疗效果也不好,花费巨大。事实上,一个晚期患者所需的治疗费用足以做几百次的早期筛查。
大肠癌的发生与年龄有密切相关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根据国际医学指南,普通人群50岁以上都要参加筛查,如果有大肠癌、腺瘤性息肉家族史的人,则应从40岁开始,或者比家人诊断患病的年龄提早10年进行筛查。因此,即便没有任何症状,也应该去定期(3-5年)做胃肠镜健康检查。尤其是高发地区、高发人群更是应该做肠镜筛查,也许一次简单的肠镜筛查便是你改变人生的契机!比如前面说到的那个老吴,如果他能早点重视他那张肠镜体检单,早日将大肠癌扼杀在摇篮,这样他能避免外科手术了!
医院消化内科我们的宗旨:早癌筛查改变人生微创治疗造福大众
医院消化内科开展胃肠镜检查已有30余年历史,目前已拥有各种放大染色内镜如奥林巴斯放大90主机及内镜、富士能FICE放大内镜、宾得I-SCAN放大内镜,所有内镜医师获得早癌筛查培训训练,掌握放大染色内镜技术,具备内镜下早癌识别能力,能更多发现胃肠道早癌。目前每年内镜量达左右,其中每年胃肠镜体检筛查人数达余人。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
我院于年开展罗湖区胃镜肠镜体检的筛查。迄今为止已完成了人次肠镜体检,不到实际应体检人数40%。发现大肠癌1例,达0.41%,最年轻者33岁。并发现1例多发癌(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三处癌)。其中人检出息肉,占38.3%。另外例检出腺瘤,其中大于cm腺瘤44例,绒毛状腺瘤85例,大于1cm腺瘤76例,早诊率达8.3%。90%为无痛肠镜检查,均为出现严重并发症。大量无痛肠镜体检进展期腺瘤、肠道早癌的筛出有效的遏制大肠癌发生发展。
我院为提高消化道早癌诊断率,已开展多次手把手现场教学培训,请日本、广东专家亲自指导基本操作规范及典型病例识别。医院合作,为我院消化道早癌诊断做普及规范。科室已有娴熟的ESD微创治疗技术,发现早癌如有适应症,可住院微创治疗,消除癌症进展隐患。
为响应罗湖医改精神,减少人民群众住院负担。目前消化内科已开展日间门诊手术,对于部分肠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可立即予以内镜下切除,大部分术后无需住院直接回家留观,减少治疗费用,避免劳累奔波再次肠道清洁的痛苦,解决住院难等困扰。
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医院消化内科全体人员将本着“早癌筛查改变人生,微创治疗造福大众”的理念,竭诚为您更好的服务!
来源:医院消化内科
赞赏
长按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有哪些表现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