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什么本是胆囊结石住院手术体检却查出还有


点击上方“医院”~

“我这次住院真的是‘赚’啦!一下子做了两个手术,别人住院开刀发愁,我恰恰是相反。”日前,本是胆囊结石住院手术的东阳市区54岁的杜女士在医院肛肠外科医生的精心治疗下,长在结肠的一个3cm×2cm大小的息肉已经不复存在。

结肠息肉术后还得定期做检查

几天前杜女士因右上腹医院结石病专科就诊,拟“胆囊结石、胆囊炎”入院手术。因平时自觉经常有大便感,但想拉又拉不出来。于是本院肛肠外科医生建议其做一个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肠镜检查提示结肠可见一大约3*2cm带蒂息肉。活检病理检查提示良性息肉,但有恶变可能,于是肛肠外科医生及肠镜室医务人员协力合作在电子结肠镜下顺利地给她做了息肉摘除手术。

据肛肠外科韦宁医师介绍,大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且有一定恶变倾向。因此,大肠息肉如果能早期发现,对于大肠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大肠息肉多有遗传倾向,家有大肠息肉患者的直系亲属,患大肠息肉的风险是一般人的4~6倍,患大肠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的6~10倍。因此,若父母或直系亲属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有大便出血、腹泻、大便变形等异常,医院就诊。大肠息肉很容易复发,这次出现在直肠,下次可能在盲肠发现,就如上文的杜女士,此息肉已摘除,但也有复发可能,同时其它部位还是有可能会长。因此,息肉摘除后并非一劳永逸,定期做肠镜检查非常必要。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患者可1~2年随访1次。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重度不典型增生应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随访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

四个早期信号值得大肠息肉病人提高警惕

绝大多数大肠息肉病人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韦宁医师指出,有四个早期信号值得大肠息肉病人提高警惕。便血:便血是大肠息肉主要临床表现,一般出血量较少。直肠或乙状结肠息肉发生出血时,血液常附于大便表面并间断小量出血,极少导致贫血。排便习惯改变:大肠息肉可引起便秘、腹泻等排便习惯改变。息肉体积较大时可引起便秘,个别绒毛状腺瘤有时可引起腹泻。腹痛:较大息肉或小儿息肉容易出现肠套叠,引起剧烈的腹痛,大便时或便后加重。息肉脱出肛门:靠近肛门附近息肉,蒂较长时可脱出肛门外。

大肠息肉没有特效的预防措施,但也要注意:1、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酒,避免高脂肪、高蛋白,少吃精食,多吃一些含纤维素多的食物。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3、适当补充钙剂,有资料证实,适当补钙可以预防或减少息肉和结肠癌的发生。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维持正常的体重,因为肥胖是结肠癌的易发因素。5、适当服用阿司匹林,在预防结肠息肉和结肠癌方面有一定作用。6、保持一份好心情,好心情、好情绪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减少肿瘤的发生。

-

门诊一楼(外科门诊)

品读之后,

愿享同感。

领导说了,您点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by.医院

陈兴芳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传染吗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18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