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在内镜下息肉切除,会出现一个小坑吗


目前来说,经内镜切除已经是肠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无创、无痛、时间短、基本没有副作用是它的优势所在。而且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但内镜下是如何切除息肉的呢?会不会对消化系统有所损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种常见的切除方式。

最常见的:高频电凝切除法

无痛内镜下用高频电凝切除术切除息肉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且病人费用较低,并发症较少,还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

小于0.5cm的无蒂息肉大部分都可以轻松切除,而大于0.5cm的无蒂息肉可以选择圈套器进行切除。当然也可以有其他方式,例如用电热活检钳分次灼除。

带蒂息肉则选择圈套器进行切除,通过结扎息肉根部,使其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病理证实,治疗后结扎部位肌层完整,仅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产生局部缺血坏死。结扎后1~4天内局部黏膜发生急性炎症反应,肉芽组织增生及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浅表溃疡,并逐渐被瘢痕组织取代而愈合,故有可避免穿孔发生的优点。

EMR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是针对黏膜病变,如早期胃癌、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黏膜病变、大肠侧向发育型腺瘤、黏膜的可疑病变等,利用高频电切技术而进行的,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而达到治疗目的或作大块组织活检而协助诊断目的的内镜下操作技术。

特点为在镜头前方安置一个透明帽,根据内镜直径和病灶大小可选择不同尺寸的透明帽。在病灶行黏膜下注射后,一种特制的月牙形的圈套器置于透明帽顶端的凹槽内,吸引后病变进入透明帽内并被圈套器套取并收紧,由于从黏膜下层进行电切因此是安全的。

ESD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

医院最先使用IT刀进行ESD,最初由外科医生进行,现已能由内镜医生安全便利的完成。ESD使较大的整块切除成为可能,较标准的EMR方法可以达到更准确的组织学分期和预防复发。逐渐出现了其他的ESD器械,如勾刀、flex刀和小口径透明帽。尽管该技术要求更高的技巧和更长的操作时间,ESD已极为普遍,成为整块切除的较大的EGC病灶的首选方法。

ESD与剖腹手术及以往EMR等内镜治疗方法比较,具有1、创伤小,2、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3、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4、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进行96%以上的切除率,;以减小复发概率。

术后随访

息肉切除术后的随访复查,一般认为,单个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第一年随访复查一次,如检查阴性者则每3年随访复查一次。多个腺瘤切除或腺瘤大于20mm伴有不典型增生,则3~6个月随访复查一次,阴性则为1年随访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则改为3年随访复查一次,随访复查时间不少于15年。

全科-郑晨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18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