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赵春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湖州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州市抗癌协会理事。
1、什么是胃肠息肉病?
胃肠息肉是指隆起高于胃肠黏膜上皮,并向胃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根据息肉所处消化道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食管息肉、胃息肉、小肠息肉、大肠(结肠和直肠)息肉等,其中以胃和大肠息肉最常见。胃肠息肉大多数是单个发生,约20%的患者是多发的。少数患者结肠息肉数量很多,甚至同时有胃和小肠的息肉,伴有各种全身疾病的表现,称为胃肠道息肉综合征。
2、得了胃肠息肉病会有哪些不适症状?
胃肠息肉病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可因疼痛、大便出血、黏液便等就诊而被检出,大部分患者不一定出现症状,而是在做诊断性检查或体检时被发现的。体积较大者可有上腹部不适、饱胀或疼痛等症状,少数可有上消化道出血。既可表现为急性大出血,也可因长期慢性少量失血而贫血。
3、胃肠息肉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胃肠息肉生长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多与慢性炎症、便秘、机械刺激及进食肉食习惯有关。
4、胃肠息肉一定会癌变吗?
息肉可分为4类:肿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与肠道的炎症反应有关,生长十分缓慢,基本上不会癌变。腺瘤型息肉分为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腺管状腺瘤。研究表明,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为5%~40%,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息肉越大,癌变的机会也越大。
5、得了胃肠息肉病如何治疗?
如发现有胃肠息肉,都主张做内镜下息肉摘除治疗,目的是预防息肉癌变。内镜治疗中最常用的是高频电凝切除,这种方法是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热,而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切除前根据息肉形态选择采用EMR(黏膜切除)或ESD(黏膜剥离)术,可完整切除息肉,几无残留。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病人无痛苦,费用低廉,并发症较少,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术后患者应注意休息,禁止激烈运动,进流质饮食,同时服用胃肠黏膜保护剂和止血药物。经结肠镜用高频电刀摘除或电凝摘除息肉是治疗肠息肉的一大进步,相比外科手术,这种治疗方法属微创手术,避免了病人剖腹手术的痛苦,疗效确切,而且一次可摘除多枚息肉。
6、胃肠息肉电凝切除后如何调养和复方复发?
胃肠息肉切除后需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海鲜,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少吃辛辣食物,不长期饮酒,有助于防止胃肠息肉的复发。年长者、有家族病史者,以及既往有胃肠息肉病史的患者,还需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赞赏
长按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