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早在-年我国新发肠癌患者就大约有38万,因肠癌死亡的患者约为19万。目前,大肠癌的前身,癌前病变息肉已经被确定。据统计,80%-95%的大肠癌来源于结肠息肉。
那有些患者可能会问,是不是发现了息肉就意味着要产生癌变了呢?
其实正确的应对方法是,发现结肠息肉,不要慌张,但一定要重视。
结肠息肉分为肿瘤性的和非肿瘤性的。肿瘤性的指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非肿瘤性的主要指错构瘤性、炎症性和增生性。
由肿瘤性息肉变成大肠癌,大概会经历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其过程大概在5-10年。
虽然说,从息肉到癌要经历好几年,但一般以上的大肠息肉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会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异常症状。所以如果不检查是很难发现自己肠道里是否有息肉。
那到底应该做哪些检查,才有助于尽早发现大肠癌呢?
目前,针对大肠癌的筛查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国际通用的筛查方法:粪便隐血试验
大肠癌的前期症状比较少,出血是其中比较容易发现的症状之一。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暗红色血便,可被肉眼发现;而少量出血时一般不会有便血、黑便等表现,粪便外观在肉眼看来是没有异常的。
但通过粪便隐血实验可以对消化道内极少量的出血做出诊断。粪便隐血试验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筛查方法。
简单又有效的检查:直肠指检
直肠指诊是通过手指直接触诊下段直肠肠壁是否光滑有无结节或肿块,并可以对痔疮等肛周疾病进行诊断。若在指套上发现暗红色血液,可能提示肠道内出血,需进一步做肠镜检查。
大多数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检查发现病变。中国的大肠癌患者中,一半左右是直肠癌。
医生最推荐的检查: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的最直接手段,也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有效手段。如能在腺瘤未癌变或者早期癌变的无症状阶段,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并经内镜微创治疗,则可能阻断其向癌转变的机会。
最后,如果发现息肉,切除了就能一劳永逸吗?
答案是否定的。
据研究结果显示,息肉切除后复发率较高,尤其是腺瘤性息肉,仍具有癌变的风险。国外患者直肠腺瘤摘除后3-5年内的复发率在20-50%,而国内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38.1%,2年内累计复发率高达78.2%。进展性大肠腺瘤摘除后1年、5年的再发率分别高达59.46%和78.07%。因此,一定要定期复查。
由于肠腔结构的特殊性以及肠蠕动的特点,可能存在肠息肉的漏诊,而且结肠息肉容易复发。因此,结肠息肉患者复查时机要综合考虑息肉的病理类型、癌变的风险、切除情况等等,从几个月到两三年不等,这就需要医生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另外,不管息肉是否切除,都需要定期复查,以预防癌变。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好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