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结肠息肉切除了就万事大吉了错大部分人因


我们先来看个案例

↓↓↓

李女士六年前出现便血,开始很紧张,担心患了直肠癌。到医院做了结肠镜检查后发现有2枚乙状结肠息肉,其中较大的一颗2x3cm。

后经切除活检为良性的腺瘤样息肉。当时医生叮嘱要定期复查结肠镜。然而,李女士术后再未出现便血症状,于是也将医生的嘱咐忘在了脑后。

没想到六年后再次出现便血、腹痛症状,到医院检查,结果息肉复发且已经癌变。

临床上有很多像李女士一样的患者

明明切除了息肉,却还是得了大肠癌!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

息肉会复发!

患者即使是切除了息肉,环境没改变,遗传因素不会改变,所以仍然有复发的可能。

可以这么理解:肠息肉切除后,导致肠道长息肉的原因或环境没有改变,这片“土壤”还是容易滋生息肉的。

一般认为要到80岁后肠道长息肉才会逐渐停止,尤其肥胖、高血脂和有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长息肉。

所以像李女士一样的息肉患者

之所以切除了息肉仍然得了大肠癌

就是因为忽视了“复查”!

定期复查非常的重要

尤其是息肉数目较多、息肉大、腺瘤性息肉者

更要定期复查!!

息肉的残端可能会复发再长出息肉

局部复发率达10%~35%!

此外,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率高可能还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

1、大肠息肉的发病原因不是很明确,手术只是去除了息肉,并未去除病因,所以容易复发。

2、大肠镜检查时,大肠息肉的漏诊率高。这是由于肠道准备情况,医生经验、手法以及大肠的生理结构等影响。

这下知道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了吧!

那么,什么时候复查呢?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推荐结直肠癌人群结肠镜筛查时间是3年。

临床上通常根据结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切除完整性、肠道准备、健康状况、息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来决定复查时间。

对于低中风险息肉切除术后复查时间建议在1~3年内。

对有下列情况时建议短期在3~6月内复查一次肠镜:

(1)肠道准备欠佳,影响检查视野者;

(2)因各种原因上次未能完成全结肠检查者;

(3)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10个者;

(5)大于1cm的广基息肉采用分片切除者;

(6)大于1cm绒毛息肉伴重度异型增生;

(7)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不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者。

同时,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病人,也应该加大复查频度。

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人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

结肠镜检查

是发现息肉和早癌最有效的手段!

结直肠癌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可以有效预防的癌症,它大多有息肉演化而来,发展迟缓,一般需要5-15年,甚至更长,在此期间,发现并切除它,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般人群应从50岁开始筛查结直肠癌。

也就是说,50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无论是否有症状、无论是否有危险因素,都应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包括:

有肠炎性疾病史;

有长期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史;

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后、胆道疾病、糖尿病;

有下腹部放疗史;

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这些高危人群应从40岁开始定期筛查结直肠癌。

而遗传性高危人群指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

这些人应从40岁开始筛查。另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最新指南,如有1名一级亲属在60岁前诊断或2名1级亲属在任何年龄诊断结直肠癌,应从家族中最早诊断结直肠癌者的患病年龄减去10岁开始筛查,或是最迟于40岁开始每年做结肠镜检查。

在此特别提醒大家:

千万不要因为

“害羞”、怕麻烦、害怕等理由

拒绝结肠镜检查

一时的不在意可能让你错失“自救”的机会!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中国白癜风专家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32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