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民营企业家王均瑶与大肠癌


  著名民营企业家王均瑶因患肠癌,38岁英年早逝,留下的均瑶集团总资产35亿元。人们为他在事业巅峰之际离去可惜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为什么那么多社会精英罹患肠癌却懵然不知?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高脂肪、高热量和低纤维素的摄入,不吃粗粮使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肛肠科主任李春生主任医师分析了三大原因。

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医院肛肠科主任李春生说,肠癌生长比其他癌相对缓慢,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甚至多年没有症状,较难发现。待出现症状,一般已到中晚期。李主任介绍,前段时间,医院肛肠科同样收治一名50多岁的妇女,一日吃完韭菜饺子后出现肠梗塞,到医院一检查竟发现患了结肠癌。她平时自我感觉良好,这次能发现肠癌,多亏了韭菜是粗纤维,通不过长了癌肿变狭窄的肠道!因此一些肠癌从发生到发现,其间可长达十多年。

  医学研究表明,癌症是从基因渐变发展而来的,基因变异到一定程度,遇到某种诱因,如劳累致免疫力低下时,人就会长癌。但发展缓慢并不等于死亡率低,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达百分之百!

肠癌容易与多种疾病混淆

  李春生主任说,有数据调查显示,大约有三至四成的肠癌病人因医生和病人本身的疏忽而被误诊。症状与肠癌易混淆的疾病主要有几种,如痔疮、肛裂、肠息肉、痢疾、胃溃疡、结肠炎等。它们都因大便带血而容易与肠癌相混,造成迷惑。其中,有50%的直肠癌病人早期被误诊为痔疮。

  作为从事肛肠专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的一线专家,李春生主任提醒市民群众,虽然同是大便带血,但实际上有所区别。肠癌患者因肠道梗阻会腹胀、腹痛,癌肿破裂时,大便会带脓血,且粪血相混。但痔疮、肛裂、肠息肉患者的粪便并不与血相混,而是附着在粪便的表面,而且血色鲜红或相对新鲜。胃溃疡病人的大便与肠炎病人有显著差别,往往排黑色或柏油状大便。

  除粪便不同外,相伴症状也不一样。肠癌病人排黏液浓血便的同时,排便习惯会改变,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这是因为癌肿的生长影响了肠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一会痉挛,一会收缩所致。而痔疮患者排便时肛门可见突出物。肛裂者排便时肛门疼痛。肠息肉患者腹部不痛。痢疾病人会发烧,腹痛里急后重,即有便意着急上厕所但又总觉拉不尽。溃疡病人伴有上腹部长期性、周期性疼痛和经常嗳气、反酸及恶心呕吐。

工作紧张忽视健康

  李春生主任提醒上班一族,肠癌日趋年轻化,特别是一些40岁左右的精英易患肠癌。他们有几个共同点:因忙于工作而饮食不规律,消化道生理节律被打乱,肠道运行不畅;精神压力大,影响肠胃功能,大便功能改变;饮酒过量,湿热存肠内,大便不畅。而且,年轻人免疫功能强,身体的对抗反应激烈,会刺激癌细胞的生长速度。

  王均瑶“玩命工作的操劳程度非常人能比。”但量他对结肠癌疏忽大意了。待诊断出患结肠癌时,癌肿已经转移至膀胱、尿道和胃部,当今医学救治乏力。

肠癌能早期发现吗?

  就如何早期发现、及时诊治,李春生主任说,肠癌早期症状隐蔽,容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建议有症状的市民半年左右抽血进行癌胚抗原、肿瘤因子等项检查。

  此外,当发现大便带血时,医院外科做直肠指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现是否患有直肠癌。若有血便、黏液便,有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最好去做结肠镜,摒弃侥幸心理。要知道这是目前早期诊断大肠癌最有效的手段。肠癌的高危人群—患有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更应进行定期复查或普查。

  当然,要防肠癌,最终还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吃得太精,少吃肉,多摄入淀粉和纤维,减少环境污染,坚持运动。

李春生

肛肠科主任中医师肛肠科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中医药学会江门分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肛肠科学科名专家。从事肛肠专科工作近30年,对肛门大肠类疾病的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有多项科研成果。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善于对验方进行收集整理和临床观察分析。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科研课题3项,参与科研课题研究5项。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下午

出诊地点:门诊二楼()

预约挂号请提前1-7(工作日)拨打()或或

订阅方法

1、医院名称,一键







































治疗白癜风用甲氧沙林液
北京手术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5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