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肠癌离你远吗?
你知道肠癌有什么样的征兆吗?
也许,你觉得肠癌离你还远着呢!
但是你知道吗?
只要符合一种情况,
你就可能有50%-80%的几率得肠癌!
肠癌
一般指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大
肠
结
构
长辈给我们的危险礼物
“遗传性结直肠癌”
我们先来聊聊遗传性结直肠癌中的一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又称Lynch综合征,一种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基因突变DNA错配(错配修复)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
它首先表现为结肠部位的肿瘤,其次是结肠以外发生的各种类型的肿瘤。
Lynch综合征发生的遗传特征
家族谱系中至少有两例大肠癌患者,其中的两例为父母与子女或同胞兄弟姐妹的关系。
至少1例为多发性大肠癌患者(包括腺瘤)。
至少1例大肠癌发病率早于50岁。
家族谱系中至少1例患lynch相关肠外恶性肿瘤(包括肾癌、肝癌、小肠癌等)。
如果你符合以上多条内容,
那你就可能患有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而这种疾病往往会给我们带来重重的危险。
Lynch综合征的重重危险
致癌率,癌变率高;
发病年龄较早(中位年龄约为44岁);
多元性肿瘤明显增多;
肠外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胃癌等发病率高;
低分化腺癌或黏液腺癌常见;
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
肿瘤多位于近端结肠;
除了Lynch综合征外,
遗传性结直肠癌中还有另外一种
更危险的类型!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遗传性结直肠癌中的另一种类型,又称FAP。
它是以结直肠多发腺瘤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综合征。
我们的肠道内如果发生病变,
可能就会长息肉。
一般人的肠道内息肉的数量
可能只有一两颗,
你能想象你的肠道内有颗息肉吗?!
医生告诉你
FAP患者的大肠息肉多数呈密集生长型,整个大肠肠腔内布满大小不一的息肉样腺瘤。
这些腺瘤被视为混合性腺瘤,初为广基,后逐渐变为有蒂息肉,少数病例在腺瘤性息肉之间夹杂有增生性息肉,故临床上表现为各种形态。
息肉大小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以0.5~1cm为多。
息肉数目至少枚以上:多在~枚之间,最多可达枚,数量多时呈地毯式密集分布,几乎看不到正常黏膜,大息肉多有糜烂、出血,如有溃疡形成。
研究发现
这种病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如不治疗,几乎所有患者都将发展为结直肠癌(20岁时约50%,至45岁约90%恶变)。
从这种病的出现到癌变的平均时间为15年。
平均癌变年龄39(34~43)岁,平均死亡年龄40岁。
如果父母有一方患病,遗传给子女的几率在50%左右。
这两种疾病是不是很可怕?
而且作为遗传疾病,
我们无法提早预防,
但是它作为肠癌的一种,
我们如果能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是可以拒绝这份“长辈给我们的危险礼物”的。
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就需要我们对肠癌发展的阶段有一个了解。
肠癌是怎么分期的呢?
肠癌的五个分期
肠癌的存活率和它的分期有直接关系
所以肠癌越早发现
它的分期越早,预后就越好
我们通常把结直肠癌分为五个阶段
0期:癌症处于早期,癌细胞只存在于肠的最里层。
Ⅰ期:癌细胞侵犯结肠肠内壁的很多区域。
Ⅱ期:癌细胞已经超出肠范围,扩散到周边组织,但并没有扩散到淋巴结。
Ⅲ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周边淋巴结,但还没有扩散到身体其它部位。
Ⅳ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它部位,肠癌较容易先转移到肝脏和肺。
其中
0期最早,治疗效果最好
Ⅳ期最晚,治疗效果最差
医生告诉你
Ⅰ、Ⅱ、Ⅲ和Ⅳ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3.2%、82.5%、59.5%和8.1%。
从5年生存率就可以看出,结直肠癌是可防可治的恶性肿瘤,越早发现越好。
结直肠癌如何进行早期筛查?
结直肠癌筛查的方式有大便潜血检查、肠镜检查、胶囊内镜、粪便DNA检查等。
肠镜是发现结直肠病变的直接有效手段。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还可以用于治疗。
路人甲
什么是肠镜检查?
医生告诉你
肠镜检查是利用一条长约CM可弯曲,末端装有一个光源带微型电子摄影机的纤维软管,由肛门慢慢进入大肠,以检查大肠部位之病变,肿瘤或溃疡。
如有需要,可取组织检验或行大肠息肉切除。
路人乙
肠镜检查有几种类型?
医生告诉你
肠镜分两种,一种是普通肠镜,另一种称为无痛肠镜。
普通肠镜就是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由内镜医生进行肠镜检查,一般仅在内镜表面使用局部麻醉药或润滑剂。
无痛肠镜就是在静脉麻醉状态下进行肠镜检查即为无痛肠镜,无痛苦。
路人丙
家族中没有肠癌病史的人,最好什么时候做肠镜检查?
医生告诉你
针对普通人群,45岁以后可考虑做电子结肠镜检查。如无异常,可在2-3年后复查。
息肉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演化过来的。
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
所以,在这个息肉发展到癌的过程中,提前通过肠镜的方式予以切除,实际上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
上面的检查只是针对普通人群而言。
对于高危人群,
这种做法显然是不适用的!
那么
哪些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呢?
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01
既往有息肉的高危人群
①如息肉小于1厘米,数目小于2个,并且是较为低危的息肉如管状腺瘤,则可以在内镜切除息肉后2-3年复查。
②如息肉数量超过3个或者有高危息肉,则建议每年复查肠镜。
02
既往有炎症性肠病的高危人群
在出现症状后8~10年需要开始肠镜筛查。
03
直系亲属罹患肠癌的高危人群
有一个直系亲属在60岁前发现肠癌,或者2个直系亲属均有肠癌的,应在40岁或者其直系亲属发现肠癌时年龄减去10岁时开始进行肠镜筛查。这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Lynch综合征。
有直系亲属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应在20岁就开始进行肠镜筛查。
尽管这种癌症发病早,恶性高
还是遗传疾病躲不了,
但只要我们提高警觉,提早筛查,
各位也许会发现,
这个病并没有这么可怕。
欲知更多详情,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