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身体中的这些息肉得当心小心有些还会癌变


来源:杭州电视台相约健康

你知道吗?

大肠息肉会默默无闻一直潜伏在我们的体内

不易被察觉

而有些大肠息肉还会癌变

要怎样来诊断和治疗呢?

本期相约健康,我们特别邀请到

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包海标

为大家来解析

专家介绍

包海标

主任医师

医院消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胶囊协作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诊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消化心身联盟浙江省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小肠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老年内镜学组委员。

擅长ERCP、胆胰结石、肿瘤的内镜治疗,擅长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癌的诊断和内镜下治疗。

什么是大肠息肉?

结肠和直肠统称为大肠。大肠息肉是大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长了息肉可能没有什么不适感觉,但是因为大肠息肉和结肠癌发病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消化科医生对大肠息肉就非常的重视。

那么大肠息肉有不同的分类吗?

在大肠息肉中,根据组织学分类可将其分为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非腺瘤性息肉主要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主要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此种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所有的大肠息肉都会癌变吗?

现在结肠镜检查多了大肠息肉病人较多,一般来说非腺瘤性息肉与大肠癌关系并不大。而腺瘤性息肉癌变机会就比较高。腺瘤性息肉患者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发性腺瘤可高出10倍甚至更多。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会高达30%以上。腺瘤性息肉长的越大,特别是2cm以上,癌变机会就很高;癌变也和形态有一定关系,无蒂腺瘤较有蒂腺瘤癌变率高,可见将腺瘤性息肉列为癌前病变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如果不能够及时发现、并早些斩草除根,经过5-10年左右时间,有些息肉就会变化成可怕的肠癌。

哪些人是大肠息肉的高危人群?

随着年龄增加,大肠息肉也增加,特别是年龄大于45岁;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长期西方化饮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素等),油炸食物;有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胆囊结石,肥胖等,也容易得大肠息肉。

如何治疗大肠息肉?

目前,随着结肠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摘除大肠息肉可以说已经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金标准。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等,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1、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主要适用于有蒂较大的息肉。

2、活检钳除法:主要用于单发小息肉,既简便易行又安全可靠,还可以送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3、黏膜切除法:主要用于2.0cm以内无蒂的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

4、黏膜剥离法、分期摘除法:如果息肉较大或早期癌患者,可以采用黏膜剥离的方法将病变切除;如果息肉数量较多,若无法一次全部切除,则要求患者定期进行分次电切治疗。内镜下无法切除者则需施行外科手术治疗。

大肠息肉患者有哪些饮食注意?

1、增加纤维素的摄取,当饮食中缺乏纤维,结肠内的粪便会变得干硬,再加上通过速度迟缓,腹壁肌肉变弱,使得排空时间延长,若时间过久,则患结肠息肉的几率就会相对提高。所以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减少油脂食物摄取,食用过多的油脂,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可在小肠内刺激胆酸分泌,肠内胆酸量过高时;易变成致癌物,而助长息肉细胞生长。

3、滋润清肠通便饮食,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4、饮食宜清淡禁咸辣,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精神状态。

节目预告

大肠息肉如何防治?

大肠息肉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

更多精彩,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59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