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年龄一般在50~70岁之间,只有5%左右低于30岁,男性比女性多。大肠癌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饮食因素,并与癌前疾病及其他疾病有明显的关系。
早期症状大便习惯的改变
表现为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当癌肿继续增大影响到粪便的通过时还可出现交替出现的腹泻与便秘。多表现为排便困难,并随病情的发展而不断加重。此外,若癌肿位置较低,还可出现排便不畅和里急后重的感觉。
消化道症状
主要表现为腹胀、不适或、消化不良样症状。出现腹部绞痛,伴腹胀、肠蠕动亢进、便秘和排气受阻,或慢性梗阻症状如腹胀不适、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便秘、粪便带血和粘液等。
中毒症状
早期结肠癌症状还包括常表现为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腹部包块
50%左右的患者可发现腹部包块,系癌肿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某些包块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由于癌肿浸润较甚致使包块可固定。
粪便带血或粘液
出血量小且由于结肠的蠕动使之与粪便充分混合,导致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出血和粘液不与粪便相混,约有1/4的患者可在粪便中肉眼观察到鲜血和粘液。
大肠癌有可能会因为一些其他的疾病发展而来,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大肠腺瘤。从大肠腺瘤发展到大肠癌通常需要5~10年时间。因此,大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前面提到的高危人群,专家推荐从40岁起每3~5年接受1次大肠癌筛查;其中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建议尽早前往大的肿瘤中心就诊;即使非高危人群也应从50岁起每5~10年进行1次大肠癌筛查。
最后,专家提醒,在平时生活中大家要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