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报道称直肠癌的发病率现在仅次于肺癌和胃癌,位列第三,到年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的发病率,位列第一。
其实早期肠癌治疗效果还是很理想的。关键要早发现、早发现、早发现,重要信息说三遍。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早发现呢?老百姓最熟悉的方法是做肠镜,一根肠镜插到肠道,那画面太美,宝宝不敢想啊。
不做肠镜担心无法早期发现,可做肠镜又没勇气,肿么办?不用纠结了。
11月24日,医院肛肠专家李银辉主任在江西民生广播下午版《健康直通车》节目中为市民带来一个特大好消息,有着百年历史的医院引进了粪便检查结直肠癌的高端技术。仅需一份粪便就能开展基因检测,帮助诊断肠道疾病,排查肠癌风险。医院为江西省首家开展粪便基医院哦。简而言之,便便是个宝啊,交出你的便便给三院,肠道是否健康,一查便知。
据了解,肠癌粪便基因筛查项目是通过检测粪便中脱落的肿瘤细胞基因,从而早期发现大肠癌和癌前腺瘤。对于筛查发现的腺瘤行肠镜下微创切除,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1李主任介绍说
我国每年有超过19万人死于肠癌,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比例也有大幅上升趋势,发病率已跃居恶性肿瘤前三位,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而逐渐增长,从40岁开始上升,60—75岁达到峰值。可是,我国早期肠癌的检出率不足10%,由于早期肠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我国的肠癌患者感到不适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仅8.7%的人能早期诊断,这也导致了我国肠癌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国外医学界都主张,45岁时应该做人生的第一次肠镜,高危人群如超重、生活不规律、长期便秘、生活在结直肠癌高发区、直肠息肉患者、消化道肿瘤患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久病未愈的溃疡性结肠炎、直系亲属中有患大肠癌的人,均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近年来,国内也开始重视大肠癌早期筛查。上海、天津、浙江、广州等省市已先后启动百万人群级别的筛查。以上海为例,年初启动了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在对73.8万上海居民筛查后,共发现大肠癌高危对象12.1万人,阳性率为16.4%;人接受肠镜检查,共检出大肠癌例,其中早癌37例,同时还检出了腺瘤、息肉等癌前期病变例。
医院肛肠专家李银辉主任介绍说,粪便基因检测作为一种肠癌筛查的方法,准确率达到91%,目前在三院肛肠科接受筛查的68位就诊者中筛查出7例阳性,后通过肠镜进一步检查确诊都是肠癌,也就是说粪便检查的准确率很高,目前这种方法也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信任。
医院肛肠专家李银辉主任指出,我国大肠癌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建议大肠癌的筛查年龄提前至40岁甚至更早,定期进行大肠癌筛查。大肠癌早期如若被检查出来,医生可以制定好治疗方案,及时进行治疗,如果到了中晚期,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治疗成本要高多了,治疗效果远不如早期治疗。
如果有以下症状,医院检查了。
01
1.便血:
多为鲜血或暗红色血液,与大便不相混,系肿瘤坏死脱落形成溃疡面后造成的渗血,大量出血的比较少。有黏液排出。感染严重的会有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
02
2.排便习惯的改变:
病灶刺激肠道而导致肠功能紊乱造成的排便习惯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频繁有便意,解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十数次,多的达数十次,次数越多,含有的粪汁越少,实际上排出的只是少量血液和黏液。
03
3.肠壁狭窄梗阻:
癌肿致肠道狭窄、肠腔阻塞以及肠外有压迫粘连所致,表现为腹胀不适、疼痛、便秘、肠鸣音亢进,大便困难、粪便变细等。
04
4.全身症状:
因慢性失血、中毒及肠梗阻等并发症有贫血、消瘦、乏力、浮肿等恶病质现象。
05
5.肝转移时
症状直肠癌极易沿门静脉血流发生肝转移,出现腹水、肝大、黄疸、贫血、消瘦、水肿等。
出现以上症状的时候,医院诊断,发生癌症表现时及早治疗,越早期治疗生存率越高!
另外李银辉主任提醒大家,平时一定要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素的摄入量,少吃烧烤、油炸及高脂油腻食品,多吃粗粮、蔬菜和水果。蔬菜中的纤维素在肠道中发酵产生的物质能促进细胞分化,可防止肠癌发生。
李银辉
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大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会员,长江中游城市群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结直肠病学分会委员,江西省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诊治,微创腹腔镜外科,疝外科及消化内镜镜下的诊断与治疗,目前专注于早期肠癌筛查,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规范诊断与治疗,肛门良性疾病痔、瘘、裂、肛周脓肿规范诊治。每周二下午肛肠专科门诊,呵护您的肠道健康。
舒展
张东
竺毅
直播时间:10:00--11:00上午版\15:00--16:00下午版
直播—、收听方式:南昌、赣州FM.9,九江、吉安FM.1,上饶FM94.6,鹰潭FM.0,宜春FM94.5,景德镇FM99.9,抚州FM94.7。江西广播网龙卷风收音机蜻蜓收音机阿基米德收音机都可在线收听!
健康直通车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