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每诞生25个婴儿,日后就有1人将患大肠癌。在我国,近20年来随着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全国每年约有4.75万人死于大肠癌。
究竟什么原因会导致大肠癌呢?
什么人易患大肠癌?
这几类人最容易得大肠癌
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直肠癌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0%左右)绝大多数基因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
大肠息肉患者
息肉主要分为腺瘤性和增生(炎症)性两大类。已经确知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多个的息肉容易癌变,大肠癌在腺瘤性息肉病人中的发生率比无腺瘤的要高5倍!尤其是直径大于1厘米的大腺瘤危险性更大。所以腺瘤性息肉被称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必须摘除干净以绝后患。即使去除后(包括手术切除)仍应警惕再发。炎性息肉癌变机会较小。
疡性结肠炎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癌变比常人高5~10倍,如在尚未成年时就发病,病变一直活动,范围广泛,病期在5年以上者,癌变危险性更大。
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者
多为卵巢、子宫癌患者,其直肠癌发生率比一般人高4倍。直肠癌的发病多在放疗10年之后,尤见于放疗剂量较大的病人。
有肠癌家族史者
有家族史者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家族史者高3倍,可能与相同的饮食习惯有关。
胆囊切除者
行胆囊切除术以后及行近端小肠与远端小肠吻合术后的病人,由于有毒性的次级胆酸直接进入结肠刺激肠黏膜,增加了患结肠腺瘤性息肉和癌的危险性。
从事某些职业者
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例如石棉加工业,纺织业工人。
究竟什么原因会导致大肠癌呢?
研究表明,饮食、环境、遗传、种族等因素都与大肠癌的发病有关。
而饮食因素、环境因素更为重要。以日本为例,20世纪50年代,日本和中国相同,属于大肠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随着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同时,日本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日益上升。据日本癌症协会统计,-年,大肠癌的死亡率大约增加了2倍,而其他各种癌症如肺癌仅上升60%,胃癌和子宫颈癌分别下降30%和60%。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脂肪饮食增加、纤维素饮食减少所致。我国近年来城市中大肠癌发病率增加,也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
年轻的上班族长期吃快餐,饮食过于单一,热量高又缺乏纤维素,这都增加了结肠癌的发病危险。
武汉人大肠癌高发,不良饮食习惯是诱因。偏爱麻、辣、酸、咸、煎、炸、熏、烤八大重口味,习惯消夜,如同让胃肠道长期在休息时间“加班”,重口味刺激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增加肠癌风险。
吃腌制的食品也容易引发大肠癌,广东潮汕地区的人们喜欢吃腌制的食品,所以也是大肠癌的高发区。
爱吃肉是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牛肉卖得好的地区,大肠癌发病机率也就越高。另外,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过多摄入也可导致大肠癌病发。
环境和大肠癌的关系很密切。环境因素主要有:土壤中缺硒;血吸虫病的影响,在我国,血吸虫病高发区同样也是大肠癌的高发区;吸烟容易引起大肠癌。
遗传因素。约10%的大肠癌与遗传因素有关,所以,对于确诊为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及散发性遗传性大肠癌的患者的后代,要密切追踪随访。同时,也不能忽视大肠的一些称为息肉的良性肿瘤。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也有较大的机会患上大肠癌。
综上所述,有以下各种情况之一者均应看作是大肠癌的高发人群:
大肠癌高发区的成人,如我国的大城市及东南沿海一带;大肠腺瘤患者,有多发性家族性腺瘤病的家族成员;以前患过大肠癌的患者;血吸虫病患者;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癌症家庭综合征的成员;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者(有人报告盆腔放疗后年易患直肠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人认为,患此病者发生大肠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10倍。
预防大肠癌从生活做起:
1
每天运动三十分钟:大肠癌在白领中的发病率上升很快,和久坐、运动少有很大关系。运动少,肠胃蠕动慢,会增加肠道癌变风险。经常锻炼可以显著降低肠癌危险。每天运动30分钟就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三分之一。每天至少进行三十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如快步走,以稍微感觉有些大喘气为宜。
2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以及鱼、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
?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
?多吃淀粉和纤维多的食物。
?每天的食盐摄入低于5克。
?多吃新鲜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少喝酒精饮料。
3
正常的排泄:便血往往是结直肠癌病人的第一个症状,其次是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整理:小苗子;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投稿联系
邮箱:
qq.
白癜风有治好的嘛北京能治白癜风病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