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病专治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最近国际政坛上一个重大事件应该是前不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因身体健康原因辞去首相职位,这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世界中无疑是一个重磅消息,我们暂且不论其背后的复杂政治原因,单就导致安倍晋三辞职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从病理角度来认识一下疾病,显微镜下窥探该病的真面目。
一、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的结直肠黏膜的弥漫性炎症,它与克隆氏病一起称为炎症性肠病。该病在西方发达国家较常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方式的转变,临床重视和检查手段提高,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增加态势,需要引起重视。该病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目前主要认为与感染、遗传、精神及过敏等因素有关。
二、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泻、脓血便、黏液便、腹痛等,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下消化道出血等。腹泻伴黏液脓血便是最主要的症状,轻者每天排便2-3次,重者每天多于10次,可伴有脓血或便血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肠外表现如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口腔复发性溃疡等。
三、溃疡性结肠炎的大体特点是什么?
溃疡性结肠炎一般采用保守内科治疗,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少。典型的大体变化是病变起病于直肠,呈连续性,并向近端肠管扩散。活动期UC黏膜表现为红斑、出血。当有溃疡形成时,溃疡之间的肠黏膜增生并向肠腔面隆起形成黏膜岛。病程较长者可有由于溃疡黏膜增生形成假息肉。
图1.溃疡性结肠炎大体图.本图片引自《AtlasofGastrointestinalPathology》
四、内镜活检的病理学特征有哪些?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主要目的是明确诊断并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典型的溃疡性结肠炎组织学特征有以下几个:1)结直肠黏膜腺体改变:主要表现为结直肠黏膜腺体扩张、扭曲、变形和分支等改变,杯状细胞减少,可有左侧结肠潘氏细胞化生等。表面黏膜上皮可剥脱糜烂或溃疡形成;2)黏膜固有层内弥漫性急慢性炎细胞浸润:黏膜固有层内弥漫性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一些腺体上皮及腔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隐窝炎和/隐窝脓肿,基底部淋巴浆细胞增多等。病变内炎症细胞可根据病情程度而有所变化;3)其他一些改变:如表面糜烂及溃疡周围可有上皮再生,绒毛状改变等;静止期时隐窝变浅及分支等改变。
图2.溃疡性结肠炎的各种组织学变化:A.黏膜腺体扩张、扭曲和变形;B.隐窝炎和隐窝脓肿形成;C.绒毛状改变;D.潘氏细胞化生(C和D图片引自文献2)
溃疡性结肠炎可根据组织学形态分为活动期、缓解期和静止期,根据隐窝炎及隐窝脓肿的比例以及糜烂和溃疡等改变而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活动性等4级。
五、溃疡性结肠炎有并发症吗?
溃疡性结肠炎除了可引起上述的临床表现和显微镜下改变外,还可以发生一些并发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部分病例可进展为结肠癌。这是由于结肠黏膜反复的损伤修复过程中导致某些基因的改变引起了溃疡性结肠炎黏膜发生异型增生,进而进展为腺癌。另外,结肠溃疡周围结肠黏膜上皮发生增生形成假息肉,严重者可导致多发性息肉改变。由于有些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可能患有免疫制剂状态的疾病或服用免疫抑制的药物,导致局部结肠黏膜免疫保护能力降低,因而容易并发巨细胞病毒感染而导致病情加重或治疗效果不佳。
图3.溃疡性结肠炎合并CMV感染。箭号指的是感染的CMV
从以上的病理特征上可以看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比较难以治疗痊愈的疾病,可长期反复发作,可以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甚至发生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甚至癌,因此,患上该病,需要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及时定期复查肠镜,及早发现异型增生或腺癌。治疗上,除了药物治疗,还要保证好充足的休息、消除不利于疾病康复的精神压力大及忧虑等因素,这也许就是安倍晋三辞职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范新娟,田素芳,李增山,等。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的病理鉴别诊断[J].中华炎性肠病杂志,,2(3):-.
2.ChoiEK,AppelmanHD.Chroniccolitisinbiopsysamples:Isitinflammatoryboweldiseaseofsomethingelse?[J].SurgPatholClin,,10(4):-.
商务合作:info
.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