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总忍不住想吃东西,可能是这8种病在作


你每次吃东西都是因为肚子饿吗?又或者只是想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突然强烈地想吃辣、吃甜、吃咸……这种经历你肯定有过。

事实上,除了没吃饱饭和体力消耗大,一些疾病也会让人老想吃东西。

老想吃东西可能是病

“嘴瘾”有时候也是一种病。美国《预防》杂志、美国《读者文摘》网站,总结出8个让人总是感觉饥饿的原因。

1

偏头痛前兆

神经病学家诺阿·罗森博士指出,对某种食物的渴求是偏头痛第一阶段发作的典型症状,一般在偏头痛真正发作前几分钟或前三天就可能出现,患者很渴望吃某种美味,尤其是巧克力。

但并非巧克力诱发了偏头痛,而是超想吃巧克力意味着偏头痛即将发作。

2

低血糖症

造成低血糖的原因有多种,如一顿没吃和胰腺出了问题。但其结果是相同的:肚子隆隆作响,渴望摄取能量。

身体生成饥饿感这种信号,告诉大脑你需要食用更多的食物,从而让充足的血糖进入细胞。

3

糖尿病

1型和2型糖尿病都会导致身体能量不足,引发饥饿感,导致病人多吃。

4

体内缺铁

专家指出,特别想吃东西而且特想嚼冰块,暗示一个人或许患有缺铁性贫血。

原因尚不清楚,毕竟冰块不含铁,不过有研究显示,嚼冰块能提升缺铁性贫血症患者精神活动和动作的灵敏度。

5

身体脱水

当体液和电解质失衡,人体就会本能地对某种特定食物或味道特别渴求,从而让身体重回正轨。

摄取适量钠对保持体液平衡至关重要,脱水时反而喜欢吃炸薯条也有其道理,专家建议,最好选择吃泡菜、吃米饭时加点酱,或者喝蔬菜汁。

6

失眠

当睡眠不足,大脑中进行复杂判断及做出决策的区域变得十分迟钝,而控制动力以及欲望的大脑部分却被极大地激活了。

如果无法保证每晚有7~8个小时的优质睡眠,当你醒来时,身体就难以调节控制饥饿感的激素。让人胃口大开,即使身体此时并不需要摄入过多的热量。

7

压力太大

在人体处于“战斗或逃跑”模式时,压力激素皮质醇会“说服”你的身体进食,即使从生理层面上根本不需要摄入热量。这就是压力导致人们吃得过多的原因。

8

甲状腺功能亢进

如果你吃得比往常多,但体重却下降了,甲状腺可能生成了过多的激素,引发身体燃烧了过多的热量。甲状腺生成的激素会加快体内一切功能的运行。

甲状腺也与饱腹感有关,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食欲难以满足,很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过于活跃,特别是有饥饿感的同时伴有疲劳、情绪低落、指甲变脆或脱发等症状。

低头看看肚脐,如果出现这种特征,说明你的身体超健康!

肚脐在我们没出生之前,是用来帮助我们吸收营养的通道。当我们出生之后,肚脐就好像成了无用的疤痕。但其实在道医看来,肚脐是我们身体中,距离五脏六腑最近的部位。

它也是我们人体重要的穴位,叫做神阙穴。我们日常可以通过观察肚脐的变化,来判断身体是否健康、或者是否出现某种疾病。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肚脐与健康的关系。

肚脐是人体大穴

从本质上来说肚脐是胎儿出生后,脐带脱落后留下的疤痕。在道医里,肚脐是个能够防病治病的地方,是唯一人们能看得到、摸得到的穴位——神阙。神阙穴在道医眼中,是一个养生大穴。

因为在古人认为肚脐是连通五脏的穴位,并认为:“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养护肚脐,按揉肚脐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功效。同时,肚脐发生的不同变化,也是五脏六腑健康或者疾病的反映。

肚脐辨疾病

小小的肚脐可以辨疾病?可能很多人对此都会比较好奇,或者是不太相信。在道医认为,肚脐的连通五脏六腑的穴位,因此,五脏六腑出现问题,都会在肚脐处反映出来。尤其的肠胃疾病,从肚脐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下面我们来看看,不同形状的肚脐,都反映了身体的怎样状况。

1

圆形(最健康的肚脐形状):女性肚脐若为正圆形,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男性则表示精力充沛、血压正常,五脏六腑都很健康。

2

向下形:应注意预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

3

向上形: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

4

海蛇形(形状为一条缝,看不到肚脐眼的):为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征兆,要小心注意。

5

满月形:看起来结实丰盈,下腹有弹性,对于女性来说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征。

6

肚脐偏左:应预防肠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等症状。

7

肚脐偏右:应注意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8

肚脐凸出: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就会向外突出。

9

肚脐凹陷:肥胖或腹部发炎时,如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会向内凹陷。

10

肚脐浅小:表示身体较为虚弱,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浑身无力,精神状况不佳。

肚脐不能抠

肚脐是一个凹进去洞,非常容易藏污纳垢,而我们日常清洗又不容易洗到,时间长了,里面就会有一块块的脏块。很多人看着难受,就会自己用手给抠干净。

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动作。因为,我们的肚脐是我们的内脏与外界距离最近的位置,如果用力抠,就会牵连到内脏,如果抠烂了,就可能导致感染,发炎,甚至影响肠胃。

因此肚脐这个穴位大家最好不要随意碰,如果实在想要清洗,可以先试着用潮湿的棉签轻轻地擦,动作一定要轻,只把边缘容易擦到的地方擦一下就好。

女性要特别注意保养肚脐

我们国家的很多女性朋友,由于天生体质较弱,或者是后天比较贪凉,喜欢食用冷饮,导致体质偏寒。体质偏寒最明显的人最明显的特征是冬季手脚冰凉,有些寒气较重的女性,甚至一年四季手都是凉的。

而我们的肚脐也就是道医所讲的神阙穴是与五脏六腑连接,并且暴露在外的穴位。

如果女性朋友经常穿露脐装,或者是没有注意肚脐的保暖,就可能导致寒气的入侵,影响女性气血,还会导致痛经等问题。因此,女性保养肚脐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保养肚脐可助长寿

肚脐是我们人体的养生大穴,养护肚脐可以帮助我们调理五脏。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下面就来和大家聊聊,我们日常如何通过肚脐来进行全身的保养,以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1揉按肚脐

早上起床前,晚上睡觉前,排空大小便,全身放松,仰卧在床上,露出腹部,两手掌重叠放在肚脐上,先沿逆时针的方向揉圈,再沿顺时针的方向揉圈。

此法可健脑补肾、帮助消化、安神降气、利大小便,加强肝脏新陈代谢,并使气血两旺,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能提高身体抵抗力。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2艾灸肚脐

此法可起到助元气、抗病、强身的保健作用。对于女性来说,艾灸肚脐可以有非常好的驱寒、补气的作用。

3药物敷脐

治疗风寒感冒可用药物敷脐法。将生姜切成姜蓉,然后将姜蓉敷到肚脐处,用医用胶带固定,每天10分钟,可以有效祛除体内寒气,治疗脾胃虚寒,治疗腹泻,调理养生。

4肚脐拔罐

选大号火罐一个,用闪火法,将火罐拔在肚脐上,15~20分钟取罐。肚脐拔罐可治疗哮喘、痢疾、久泻、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再配以足三里穴(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4指宽处)、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心处)拔罐,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食欲。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积了50年,这是我一生用针的心血结晶

年贺普医院以来,医院每天排队挂号的病人无数,大夫们没法像从前那样大量用针了,扎针的时间非常有限。

这样就逼迫着针灸大夫要讲究效率和效果。一个严峻的考验摆在针灸大夫面前:要简化、精化传统群针疗法。

只有对病人的病情洞察清楚,有的放矢地精挑一两个关键穴位下针,方可手到擒来,马上缓解病人的痛苦。怎么才能精、准,这是大学问。

《一针一得》就是在寻找精、准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它的宗旨是选穴由繁到简,再由简到精,贺普仁为此花了70年!

1

第一秘

1、摇头(即宾努之症):针取屏迫,手法补,穴在长强穴。

2、失音:针孔最,腕上七寸。

3、腰痛:合谷。

4、肢肿:温溜。

5、月水不调:曲池。

6、目视昏昏:灸五里。

7、胸中瘀血:巨骨。

8、气硕(颓):天鼎。

9、目痛不闭:大迎。

10、噎病:乳根。

11、心烦:太乙,或针强间。

12、舌强:滑肉门,或针中冲,或针风府。

13、心悬:外陵。

14、吐血不愈:取气冲,三棱针去血,立愈。

15、喉闭:足上、下廉。即上、下巨虚。

16、腹坚大:冲阳。

17、面目浮肿水病:陷谷。

18、唇裂:厉兑。

19、慢惊风:针隐白。

20、黄疸:商丘。

21、癥瘕:地机。

22、四肢强硬:大横。

23、喉中作声(中风痰厥之症):针天溪。

24、项难回顾:少海。

25、遗尿:少府。

26、阴痛:少府。

27、偏坠:少府。

28、手足麻木:肩贞。

29、半身麻木:列缺、太溪。

30、痔漏:天窗。

31、眼动:颧髎或承泣。

32、翻胃:胃俞或针上脘。

33、津液少:小肠俞。

34、赤白痢:中膂俞。

35、身热怠惰:阳纲。

36、恶血泄注:殷门。

37、大便坚:浮郄。

38、身战不耐久立:金门。

39、身后侧痛:京骨。

40、阴痒:然谷或蠡沟。

41、手足冷:太溪。

42、经闭:水泉。

43、近视:水泉。

44、腹胀如鼓:复溜。

45、五种水病(心、肝、脾、肺、肾):复溜。

46、吐舌:筑宾。

47、舌纵涎下:阴谷。

48、阴缩:大赫。

49、心恍:通谷。

50、唾多:彧中。

51、神气不足:郄门。

52、掌中热:中冲。

53、身如火:中冲。

54、口干:关冲。

55、产后血晕:支沟。

56、嗜卧:三阳络,或针腿五里。

57、四肢不欲摇动:三阳络,或针腿五里。

58、肩臂痛不能举:清冷渊。

59、瘿瘤:臑会。

60、风寒吐沫:丝竹空。

61、唇强:耳门。

62、喘息:承灵。

63、吞酸:辄筋。

64、语言不正:日月。

65、四肢不收:日月。

66、百节(肢)酸痛:阳辅。

67、毒犬伤:外丘。

68、各处气伤:足临泣。

69、诸疮毒:窍阴。

70、不孕:灸阴廉。

71、腹肿如鼓:章门,或针水分。

72、难产:关元。

73、一切出血:阴交,或针刺长强。

74、舌缩:廉泉。

75、噎水浆不下:璇玑。

76、房劳:长强。

77、小儿惊悸:身柱。

78、身瘦:至阳。

79、水谷不化:悬枢。

80、舌急不语:哑门。

81、恍惚不乐:陶道。

2

第二秘

1、感冒发烧:大椎放血。严重的,1~7节逐节放血,效果更佳。

2、寒战:针后溪。

3、饮食无味:灸食关三壮(穴在建里旁1.5寸处)。

4、雷诺氏病:灸肾俞各一寸处。

5、手颤病:灸关元壮。

6、口腔溃疡:地仓。慢性的针照海。

7、水臌:偏历。

8、喘息:肺经压痛点。

9、血淋:三阴交。

10、断奶:光明。

11、子宫肌瘤:灸痞根。

12、小儿疳积:针四缝。

13、小儿腹泄:针曲池。

14、串腰龙:龙眼放血。

15、各种疔疮:针身柱或天宗放血。

16、发际疮:大椎或委中放血。

17、唇风(疮):针合谷,用烧山火手法。

18、鹅掌风:针劳宫,痒甚加刺大陵。

19、雀斑:针合谷,用烧山火手法。

20、白癜风:灸侠白。

21、肛门瘙痒:针公孙。

22、痔疮:灸十四椎下旁开一寸处,或刺龈交出血。

23、阑尾炎:针阑尾点(急性),或灸肘尖(慢性)。

24、痢疾:针曲池。

25、湿疹:针曲池。

26、瘰疬:针曲池透臂臑,或针肘尖。

27、乳腺炎:针足临泣。

28、乳胀:温灸鱼际。

29、鼻衄:针上星,或少商放血。

30、崩漏:针或灸隐白。

31、癔病:双内关同时进针。

32、癫痫:长强周围放血。

33、阳痿:大赫或环跳。

34、疟疾:针大椎,可放血,并可合并拨火罐。

35、痔漏:针阳溪。

36、肛裂:针孔最。

37、癜风:灸左右手中指节,宛宛中。

38、身体反折:肝俞。

39、目戴上:丝竹空。

40、过经不解:期门。

41、咳嗽饮水:太渊。

42、引两胁痛:肝俞。

43、引尻痛:鱼际。

44、呕脓:膻中。

45、呕逆:大陵。

46、呕哕:太渊。

47、喘呕欠伸:经渠。

48、数欠而喘:太渊。

49、胁下积气:期门。

50、小腹胀痛:气海。

51、胀而胃痛:膈俞。

52、腹寒不食:灸阴陵泉。

53、心痛食不化:中脘。

54、烦渴心热:曲泽。

55、心烦怔忡:鱼际。

56、烦闷:腕骨。

57、虚烦口干:肺俞。

58、懈惰:照海。

59、嗜卧不言:膈俞。

60、支满不食:肺俞。

61、振寒不食:冲阳。

62、胃热不食:下廉。

63、胃热:悬钟。

64、胃寒有痰:膈俞。

65、脾病溏泄:三阴交。

66、胆虚呃逆热上气:气海。

67、狂言不乐:大陵。

68、多言:百会。

69、目妄视:风府。

70、暴惊:下廉。

71、见鬼:阳溪。

72、魇梦:商丘。

73、疟:腰俞。

74、头痛:腕骨。

75、心烦:神门。

76、痿厥:丘墟。

77、暴泄:隐白。

78、洞泄:肾俞。

79、泄泻不止:神阙。

80、肠风:灸尾闾骨尽处百壮。

81、脱肛:灸百会,或尾闾七壮。

3

第三秘

1、转胞不溺淋涩:关元。

2、风动如虫行:迎香。

3、眉棱痛:肝俞。

4、毛发焦脱:下廉。

5、鼓颔:少商。

6、咽外肿:液门。

7、咽食不下:灸膻中。

8、喉痛:风府。

9、目风赤烂:阳谷。

10、倒睫:丝竹空。

11、目急痛:三间。

12、鼻有息肉:迎香或火针点刺息肉处长效佳。

13、唇干有涎:下廉。

14、舌干涎出:复溜。

15、唇动如虫行:水沟。

16、唇肿:迎香。

17、舌黄:鱼际。

18、齿寒:少海。

19、齿痛:商阳。

20、不能嚼物:角孙。

21、腰背佝偻:风池、肺俞。

22、背拘急:经渠。

23、脊强浑身痛不能转侧:哑门。

24、臂腕骨痛:阳谷。

25、手腕动摇:曲泽。

26、手腕无力:列缺。

27、两腿如冰:阴市。

28、鹤膝历节风肿:风市。

29、腰痛不能久立:附阳。

30、腿膝胫酸重:附阳。

31、四肢不举:附阳。

32、腰痛不能举:灸仆参三壮。

33、腰重痛:灸阴谷、委中、阳交三壮,吹火泄法。

34、脚转筋:灸踝上一壮,外灸内,内灸外。或灸承山二七壮。

35、月经过时不止:隐白。

36、产后诸病:期门。

37、乳肿痛:足临泣。

38、横生手先出:灸右至阴三壮,火炷如小麦粒,直接灸。

39、欲断产:灸足右内踝上一寸处及合谷。

40、不时漏下:三阴交。

41、月水不调,周结成块:针间使。

42、小儿卒疝:太冲。

43、小儿角弓反张:百会。

44、小儿泄痢:灸神阙。

45、小儿秋深冷痢:灸脐下三寸。

46、小儿吐乳:灸中庭。

47、小儿口臭:灸劳宫。

48、小儿夜啼:灸百会三壮。

49、溺水死者:灸脐中。

50、狂犬咬伤:灸咬处疮上。

51、蛇咬伤人:灸伤处三壮(隔蒜灸)。

52、疡肿振寒:少海。

53、风疹:环跳(补法)。

54、暴痒:蠡沟(补法)。

55、身瘦不能食:灸大肠俞27壮。

56、不嗜食:刺然谷,多见血,使人饥。

57、身瘾疹:伏兔。

58、乏气:灸第五椎下随手壮。

59、少年房多短气:灸鸠尾头50壮。

60、腹皮痛:鸠尾。

61、瘙痒:鸠尾。

62、鹅掌风:劳宫。

63、足外皮痛:足临泣。

64、偏枯:大巨。

65、疮毒久不合:灸合谷七壮。七次为一疗程。

66、头痛如破:命门。

67、身热如火,汗不出:命门。

68、目不得闭:大迎。

69、肩背颈项痛:涌泉。

70、身肿身重:关门。

71、大便血不止:劳宫,灸三壮。

72、皮肤干燥:灸曲池三壮。

73、痂疥:灸大陵二壮。

74、不知味:针气户。

75、噎食反胃:灸乳下一寸处,以差为度。

76、脐风:然谷。

77、鼻痛:脑空。

78、恶犬伤毒不出:外丘。

79、寒栗重衣不得温:阳白。

80、吐舌:筑宾。

81、舌纵:阴谷。

4

第四秘

1、口干:针阳池。(针章门亦可)

2、鼻窦头痛(即鼻窦炎):(实证)针飞扬。

3、心痛如刺:针然谷。

4、白虎历节风(痛风):针金门。

5、大眥痛:针至阴。

6、腰痛不可屈伸,痛如折:针束骨。

7、身后侧痛:针京骨。(内容重复)

8、心下痛气攻腰胁:针肓门。

9、浑身骨节痛:针魂门。灸之效更佳。

10、臑内廉痛:针譩嘻。

11、关节不利,浑身疼痛:针膈关。

12、腰髋痛不得久卧:针白环俞。

13、经行腰腿痛:针合阳。

14、妇人阴内湿痒疼痛:针膀胱俞。

15、腰痛疲漏:针气海俞。

16、脊间心后痛:针中渚。

17、两耳珠痛:颔厌。

18、足下热:针中都。

19、善摇头:针京骨。

20、头痛如破:命门。

21、肩髃痛:针二间。

22、眼痛:针下廉。

23、腰髋坚痛:针石门。

24、腰胯痛:针伏兔。

25、侠脊膂而痛:针尺泽。

26、膝痛不可屈伸:针大杼。

27、膝胫肿痛:穴巨。

28、肩背强急酸痛:穴水道。

29、膝膑肿痛:穴厉兑。

30、小便热痛:列缺。

31、肩背痛:听宫。

32、肘中痛:冲阳。

33、肩背痛:中渚。

34、正头痛:中脘。

35、偏头痛:肓俞。

36、足心痛:针昆仑。

37、脚气症:针肩井。

38、肩背酸痛:中渚。

39、肘挛症:尺泽。

40、手臂痛:针肩髃。

41、手腕无力:针列缺。(内容重复)

42、手腕摇动:针曲泽。

43、眉棱骨痛:肝俞。(内容重复)

44、头痛项强重不能举:承浆、风府。脊背反折不能回顾:承浆、风府。

45、足寒如冰症:肾俞。

46、膝痛:风府。

47、转筋:灸承山七壮。

48、面肿:水分(灸,禁针)。

49、唇肿症:迎香。

50、唇干:三间。

51、口腔溃疡:针劳宫、照海。

52、鼻流清涕:灸百会。

53、口臭:人中、大陵;咽寒:膻中。

54、秋寒冷痢:灸石门、关元。

55、卒腹痛:青皮灸脐上下左右各开一寸半处三壮。

56、战栗:针鱼际二分深。

57、月经不调,固结成块:间使。

58、月经时漏下:三阴交。

59、堕胎后手如冰厥逆:肩井。针后如觉闷乱急补足三里。

60、产后恶露不止:气海、关元。

61、白虎历节风:针肩井、足三里、曲池、委中、行间。

62、哭笑:百会、人中。

63、目妄视:风府。(内容重复)

64、见鬼:阳溪。(内容重复)

65、小儿夜啼:灸百会三壮。

66、小儿吐乳:灸中庭。

67、小儿囟门不合:灸脐上下五分处,直接灸三壮。

68、小儿牙口蚀烂:针承浆。

69、小儿口舌疮臭气冲人:灸劳宫一壮即可。

70、小儿偏坠单侧睾丸肿大:灸关元、大敦三壮。

71、吐食反胃:先针下脘,后针足三里。

72、哮吼灸法:用线一根套颈上,至鸠尾尖上截断,转向后脊骨上线头尽

处是穴,灸七壮。

73、中风失语:针鱼际。

74、偏头风:鸠尾。

75、中风:灸神阙百壮。

76、水谷不化、下利:针悬枢。

77、气喘难卧:灸灵台。

78、张口不合:灸神道七十七壮。

79、堕胎:关元,如不落,再补昆仑,立下。

80、口干:章门。阳池亦可。(内容重复)

81、妇人不孕:灸阴廉五壮。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文来源:《国医大师贺普仁“一阵一得”治百病》(广东科技出版社),本次转载由大象医友会分享

赞赏

长按







































全国白癜风医院排名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8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