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张大夫教你如何看肠镜病理报告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钱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消化科经常碰到切肠息肉的病人,患者刚切完息肉第一时间就问医生:医生我的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呀?我切完息肉隔多久复查肠镜呀?我这个息肉有恶变风险吗?......?到底是良恶性还是隔多久复查还是......都要根据病理结果来决定的,今天张大夫教大家怎么看病理结果。

概况:

我们做肠镜检查,最常见的赘生物就是息肉,其中的腺瘤性息肉,其实就是肠癌的预备状态,9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它演变而来的。而腺瘤性息肉在50岁之后的检出率非常高。

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例次肠镜检查中,息肉检出率为:50岁前为7%,50~59岁为35%,60~69岁为56%,>70岁为63%。

以上数据还不包括结肠息肉病、P-J综合征、进展期结肠癌、肠道准备不合格者及检查失败者。

研究显示,直径超过2cm的腺瘤恶变率高达50%,多发性家族性息肉病癌变率可达00%,且发生癌变的年龄较轻。

因此,肠镜报告,以及肠镜活检病理报告,描述最多的是关于大肠息肉的。

一般的说,大肠息肉牵扯到两部分专业术语:

一个是肠镜的报告,另一个是息肉切除后或活检后的病理报告。

一、肠镜报告

、部位描述

这是大肠的所有组成部分。盲肠是结肠的起点,小肠经由盲肠将食物送入大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是盲肠后的其他结肠部分。结肠的末

端是直肠,食物消化吸收后的废物被储存在这里直到它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2、单发或多发

根据息肉数目:分为多个与单发。两个以上就称为多发息肉。

因此如果您的报告写的是多发息肉,一定要看看数目。也许只有两个。

3、有蒂或无蒂:

根据有蒂或无蒂:分为有蒂型、亚蒂型(广基型)、扁平息肉。

蒂就是根的意思。想想蘑菇、山楂、樱桃的蒂就好理解了。一般的说,有蒂的息肉切除起来容易的多。

4、息肉的内镜分型

()日本山田分型

山田I型:息肉基底部平坦、基底宽,略隆起于肠壁表面。简单的说,这个类型的息肉就是扁平,没有蒂的。

山田II型:息肉基底部突出较明显,息肉呈半球状。虽然突出黏膜面,但蒂还没有成型。

山田III型:息肉基底部突出明显,与周围肠壁黏膜成锐角,息肉呈类球形。这是种粗蒂息肉。

山田Ⅳ型:息肉表现为球形,通过短、长蒂与肠壁相连接。真正的带蒂息肉。

(2)P-S分型

这种分型使用的是英文,P(pedunculated)指的是有蒂的,S(sessile)指的是平坦的,而PS指的是亚蒂的。因此如果是Ip指的是I型带蒂的,依此类推,Is指的是平坦的,Ips指的是亚蒂的。一般专业人士会分的更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知道息肉是不是带蒂就够了。

二、病理报告

、息肉分类:

大肠息肉根据病理可以细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主要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

而非腺瘤性息肉主要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

确定性质后,按照部位加上病理诊断学名称,就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专业名词,比如:直肠管状腺瘤,乙状结肠绒毛管状腺瘤,横结肠绒毛状腺瘤,升结肠增生性息肉或盲肠炎性息肉等。

大肠腺瘤是发生于结直肠的一种局限性良性病变,按照WHO分类为四型:

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

管状腺瘤是一种固有层间质围绕分支导管形成的腺瘤。癌变率约为3.9%。

绒毛状腺瘤由固有层间质被覆异型增生的上皮形成叶状或者指状突起。癌变率约为30-42%。

管状绒毛状腺瘤同时具有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的特点,每种成分应超过肿瘤的20%。癌变率介于绒毛状腺瘤和管状腺瘤之间,约22%。

锯齿状腺瘤有锯齿状腺体组成的肿瘤,也是肠癌的一个路径。

对于这种类型的腺瘤,不是每个内镜医生和病理医生都善于诊断。这种腺瘤的特点是表现为锯齿状外观,同时兼具增生性息肉的结构特点及腺瘤的细胞学特征。

主要有两个类型:广基型(SSA/P)好发于近端结肠,较少引起症状,体积比增生性息肉大,通常为5-0mm,肉眼观为扁平或无蒂轻微隆起的息肉;

传统腺瘤(TSA)常见于远端结肠,外生样息肉,肉眼观与管状腺瘤类似。

目前锯齿状腺瘤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lf/549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