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这种居于我国发病率前三的癌症,做到这一步


最新的研究显示,男人一生中患结直肠癌的几率是4%,女人是2.5%,也就是说,如不加干预,每个男人将有4个会罹患大肠癌。

我国年1月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每年新发病例近50万,死亡约20万,稳坐前三名!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都市,几乎和肺癌并驾齐驱了!

十大肿瘤的新增病例比例

听起来是不是很恐怖?!

实际上,在所有癌症当中,它却算是天良未泯的一种,也是最傻,最笨,最好预防的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的话,治愈率超过90%!医院的最新数字,几乎是%!

这不是天方夜谭,听我慢慢解释。。。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肠癌的发生主要有三个路径:

1.腺瘤性息肉

2.锯齿样病变

3.炎症性肠病

在所有肠癌当中,腺瘤性息肉占了巨大多数,90%以上的肠癌都是它慢慢发展而来。这个过程需要5—15年的漫长过程。

腺瘤性肠息肉,在早期也是良性的,不会产生任何危害和症状;但是,随着它体积的不断变大,就会发生异型增生,最终发生癌变。(如上图)

我们只需要在它癌变之前,做个肠镜,找到它找到它,切掉它就可以了,是不是简单到哭??

再说下啥是肠息肉?

正常的大肠粘膜是平整和光滑的,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环境等因素的作用,肠粘膜上出现隆起,长出小小的肉疙瘩,就是息肉。

人吃五谷杂粮,很难做到喷子们所说的预防;到了一定岁数,几乎都会长息肉。

一般来说:长肠息肉的几率——

30-40岁,大于17%;

40-50岁,大于30%;

50-55岁,高达57%;

55岁以后,在68.7%以上,而且一部分已经癌变。

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有。

肠息肉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炎症性息肉,一类就是腺瘤性息肉或者叫肿瘤性息肉。前者癌变几率极低,除非它长得足够大,比如大于1cm;后者有很大的几率癌变;或者说,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加上外部的刺激,几乎%会癌变!

息肉在做病理分析之前,分不出好坏

上图是一个真实病例的腺瘤性息肉,你可以看看5年后它的样子:

肠癌晚期,它就是一枚小小的息肉变坏的

所以说,腺瘤性息肉其实就是定时炸弹,部请拆弹专家,总有一天会爆炸。着重说一句,虽然良性息肉癌变率极低,但是还有癌变可能,所以,一般建议,只要肠镜发现肠息肉,无论性质,一律格杀勿论!

关键是:怎么发现和切除?非常简单,做一次肠镜!如果有,就在肠镜下切除,定期复查足以!

啥时候做肠镜合适呢?按照我国的统计数据,大肠癌发生的高发年龄段是50岁以后,而息肉癌变需要5-15年时间,那么,50-5=45岁;也就是说,在45岁前做第一次肠镜对大多数人来说,基本可以发现还没来得及癌变的息肉。

但是,还要说明一点,某些有家族史的人、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不妨提前到35岁。有专家表示:起码一次肠镜可以保你5年10年没问题。这不夸张!

为啥这么厉害呢?只要你做了一次肠镜,没有息肉,那么还有至少5年的时间长出来;有息肉,切掉了,再长出来在癌变,至少要10年吧?您说,是不是超简单?

说了这么多,说重点~

说它傻,笨,预防简单,并非空穴来风,其实是有道理的。它发育迟缓,进展缓慢,而且我们有很多手段去阻断它的进程。在诸多手段中,最有效的利器就是肠镜检查。

就如下图一样,发下了,切掉了,就没事了。。。就真么简单。不管他是个良性的也好,恶性的也好,我们定期复查就是了。

如果您到了40岁,请去做一次肠镜吧。此时,你重视了,定期复查,有了息肉就切掉,可以说是%预防;即便此时是癌变了,也大多是早癌,内镜下切掉,不开刀,治愈率大于90%!

最后啰嗦一句,咱们说的不包括遗传性的息肉病、炎症性肠病等引起的肠癌和其他特殊的肠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已经就足够了。

来源:胃肠病作者:老杜

推荐阅读

医院不是结束,还有能保命的医疗“售后服务”!

50%人类的“幽”患:幽门螺旋杆菌,非杀不可吗?!

《复联4》:面对现实版“灭霸”,响指该由我们自己打响......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lf/57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