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内镜下的息肉切除


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现已成为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近两年,我院通过派出人员学习,已掌握等离子灼除术、圈套切除术及钛夹止血术等内镜下息肉切除技术,并熟练开展胃肠息肉微创治疗例,成功率达%。

1

接受微创治疗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1月30日,李先生在我院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有多发性息肉最大约1.0cm,最小约0.4cm,数枚。

案例二:3月3日,姜先生在我院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时也发现结肠多发性息肉,最大1.2cm,长蒂,最小0.5cm。

检查结束,内镜医生告知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两名患者当时吓一跳,担心手术并发症及愈后,后经一番解释,稍安心。两名患者再次找到内镜科主任梁为民,梁主任组织讨论,最终制定治疗方案:0.5cm以下息肉行等离子灼除术,1.0cm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简称EMR)。3月5日分别对两名患者进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手术非常成功,患者未发生并发症,目前已出院。

2

内镜下黏膜切除(EMR)术式介绍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是针对粘膜病变,如早期胃癌、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粘膜病变、大肠侧向发育型腺瘤、粘膜的可疑病变等,利用高频电切技术而进行的,将病变所在粘膜剥离以达到治疗目的或作大块组织活检而协助诊断目的内镜下操作技术。

EMR切除所用的工具并不是传统的手术刀,而是可以通电的钢丝圈,利用高频电切割模式,逐步收紧圈套,将圈套住的黏膜与黏膜下层切除,并在切除过程中对细小血管达到凝固的作用而避免出血。如果出现较大血管的出血,则需要配合专门的电凝固止血,甚至需要应用止血夹夹闭止血。切除的标本取出后送病理检查,以评估息肉的性质和是否有癌变,指导进一步的处理。

EMR主要应用于扁平息肉、侧向发育型息肉、可疑早期癌、粗短蒂的大息肉、部分亚蒂息肉等的处理,对于有明显带蒂息肉者,则可选择直接圈套蒂部后行调频电切除。如果是细小的息肉,则可酌情选择其他治疗方式,如内镜下活检钳钳除、电热钳切除、电凝固消融或氩等离子凝固消融等方法处理。

内镜室叶红

赞赏

长按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北京治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18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