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绝大部分大肠恶性肿瘤都起源于腺瘤,所以,把腺瘤样息肉视为是大肠恶性肿瘤的癌前病变,腺瘤越大、形态越不规则、绒毛含量越高、上皮异型增生越重,向大肠恶性肿瘤演变的机会也越大。因此,积极治疗大肠息肉可以有效地预防大肠恶性肿瘤。
(1)结肠镜检查中见到的息肉,无论良性或恶性,均应切除行病理检查以确定其性质。
(2)乙状结肠镜能达到范围内的息肉,可用圈套器套住息肉蒂后施行切除。
(3)基底部较宽的息肉,应用电灼切除。
(4)位置较高的息肉可用纤维光束结肠镜切除。
(5)有下列情况者,可用外科手术治疗:
①结肠息肉有癌变者;
②结肠息肉并发肠梗阻者;
③息肉的基底部较大或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者,内镜圈套器不能彻底切除或有肠穿孔的危险者;
④多发性息肉内镜无法完全切除者。
(6)炎症性息肉者应查明原发病,积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病、血吸虫病、肠结核、克罗思病等。
(7)结肠腺瘤样息肉切除术后1年的复发率为5%~15%,5年累计复发率为20%。因此,腺瘤切除后可在6~12个月后复查结肠镜,发现复发者应进一步治疗。
(8)结肠腺瘤样息肉,如手术后5年无复发方可认为已完全治愈。
(9)家族性息肉病者,手术后需终身随访,以防癌变或复发。
现已研究证实,约有85%的大肠恶性肿瘤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的,而从大肠腺瘤演变成大肠恶性肿瘤平均需10年时间,如果能在腺瘤癌变之前发现大肠腺瘤样息肉,并将其切除,就可以预防由腺瘤演变而来的大肠恶性肿瘤。
在美国,50岁以上的人约30%患有大肠息肉。美国癌症协会倡议,凡45岁以上的健康人,每5~10年做一次全大肠镜检查,发现息肉者及时切除,可大大降低大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目前,我国人民还做不到这一点,不过有条件的人,尤其大肠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每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可以做得到,通过检出、切除大肠恶性肿瘤癌前疾病——大肠息肉(腺瘤样息肉),从而可以预防大肠恶性肿瘤的发生。
更多肠胃病疑难问题,可以加老师白癜风的治疗与预防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