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息肉,其实我就是块多余的“肉”,或叫赘生的“肉”,在你的体内空腔脏器由黏膜覆盖的内表面上,从鼻腔、声带、胃肠、胆囊到子宫、膀胱,都是我喜欢生长的地方。
医生就按我们生长的部位给我们命名,譬如“鼻息肉”、“胃息肉”、“直肠息肉”、“膀胱息肉”等等。如果某一部位长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就叫“多发性息肉”。
我长得很慢,藏得很深
一般来说,我生长的速度比较缓慢,也很隐蔽,不会轻易暴露自己。
我们当中最易暴露自己的是声带息肉,它小如芝麻或绿豆大小时就让人声音嘶哑,而被及早查出;
鼻腔的息肉长到豌豆大小时才会出现鼻塞、鼻衄等症状而被医生看到;
小儿的直肠息肉,因为易出血而从肛门脱出而露出“马脚”;
胃体上的息肉却可以长得很大而患者毫无感觉;
最阴险的是大肠息肉,经常多发分布,平时隐蔽生长,到时“摇身一变”就可成为结肠癌,只不过我的表面很脆弱,容易出血,病人发现血便就会去看医生,我这狐狸尾巴也就藏不住了,但是病人的病情往往也已经不轻了。
所以千万不要等到有症状了才想起我!
肠息肉:发现应尽早切除
与癌的关系★★★★☆
肠息肉主要有炎性和腺瘤性两类,前者大多不会恶变,而后者的恶变几率则比较高。据统计,有80—95%的大肠癌是从肠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所以我们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发现并切除它!
为什么会长肠息肉?
常见的致病因素有:遗传、高脂肪饮食、果蔬摄入少、吸烟、肥胖、缺少体力劳动等。
什么时候要切除?
医生通常建议,发现肠息肉应尽早切除。因为即使是炎症性息肉,如持续受炎症刺激,也可能会继续长大,并有向腺瘤性息肉发展的可能,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引发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症状。
1.对于小于2厘米的良性息肉,可以在肠镜下切除送病理检查;
2.对于大于2厘米的息肉,因为具有恶变可能,通常先在肠镜下取一点组织做病理化验,如病理结果明确伴有癌变,且无法在肠镜下做切除,可择期做腹腔镜肠切除手术。
什么人要筛查?
建议健康人群从50岁开始进行肠镜检查,若结果正常,可以过5年后再检查。
胃息肉:大多胃镜下就切了
与癌的关系★★★☆☆
约有1—5%的胃镜检查者发现有胃息肉,其中约80%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20%为腺瘤性息肉。前者癌变率低约为0—5%;后者癌变率则高达25—50%!
为什么会长胃息肉?
胃息肉与长期喜食辛辣生冷或硬的食物、剩饭菜和腌制食品、饥一顿饱一顿、吸烟、嗜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有研究表明,同时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炎性增生性息肉患者,大约40%的人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息肉会缩小或消失。
什么时候要切除?
如果胆囊息肉患者合并下列一种或几种情况,建议将胆囊切除。
1.单发,直径大于1.0cm;
2.息肉直径增大;
3.患者合并胆结石;
4.检查结果高度提示恶性可能;
5.患者年龄大于50岁。
什么人要筛查?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腹部B超筛查。没有高危因素,息肉小于1cm,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3—6个月复查1次超声,如结果持续良好,可改为一年复查一次B超。
鼻息肉:术后注意预防复发
与癌的关系★☆☆☆☆
鼻息肉的癌变风险相比肠息肉、胃息肉要小很多,但如果经常鼻出血,且患者年龄又大,少数可发生癌变。鼻息肉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烦恼,因为其一般长在鼻窦处,会阻碍鼻窦通气,进而引发鼻塞、头昏、耳鸣、记忆力下降,甚至心血管疾病等表现。
为什么会长鼻息肉?
一般认为慢性感染和过敏是诱发鼻息肉的主要原因,近年发现鼻息肉与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内源性哮喘等可能也有关系。
什么时候要切除?
只要休息好,不过多讲话、不大喊大叫、不发脾气,小的声带息肉通常会在2-3个月内慢慢消失,病因治疗是声带息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如果经过上述治疗,声带息肉仍无明显好转,应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提醒:息肉的生命力旺盛,即使已经切除,如果您没有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息肉仍然可能死灰复燃!所以,建议大家在治疗后,仍然要定期复查,不可掉以轻心!
精彩推荐
体内有癌,身体往往有五个标志,占的越多,提示癌症治疗效果越差
男宝私处说明书:包皮、蛋蛋、小JJ,这些问题必须得知道
莹莹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福州治疗白癜风医院科学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