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是大肠粘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绝大多数患者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我国年新发大肠癌患者37万,其中19万人死于大肠癌。约80%的大肠癌是从肠息肉一步步发展而来!所以,预防大肠癌,要从大肠息肉开始!
1大肠息肉的由来:随着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大肠息肉的患者越来越多。
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能促进胆汁的分泌,胆汁在肠道菌丛的作用下转化成次级胆酸,该物质对结肠隐窝上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造成不可修复的细胞DNA损伤,这些细胞逐步演变成息肉。另外长期大量饮酒、吸烟,损害免疫功能,使基因突变,也会增加息肉发生率。
2肠息肉会变癌吗?
息肉继续生长可变为腺瘤,而腺瘤继续发展可能会变成癌。据统计:大约80%的大肠癌都是从肠息肉变化而来:
息肉→腺瘤→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一般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不等。
息肉直径越大改变的机会越高,例如:直径小于2cm的绒毛状腺瘤,其恶变率为10%,大于2cm的恶变率则高达53%
3大肠息肉的表现:
多数大肠息肉起病隐匿,无任何临床症状!只有少数大肠息肉患者会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和黏液、稀便、次数增多等。
4得了大肠息肉咋办?
目前还没有药物能有效治疗已形成的息肉。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效果确切,是治疗的标准。
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如果直径小,且初步判断其是良性的则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如果怀疑息肉已经恶变或者直径>2cm一般先取活检,待诊断明确后做相应处理。
发现息肉,即使是切除了息肉,肠道内环境没改变,有复发的可能,所以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病人,都应该定期复查。
5大肠息肉咋预防?
大肠息肉的发生原因还没有分确定,与个体因素、遗传因素、年龄、饮食习惯有关。临床观察中发现: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食结构容易导致大肠息肉。因此,应多吃蔬菜水果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少吃加工肉制品,有利于减少肠道息肉的发生。
重点提示:
大多数大肠癌都是从大肠息肉演变过来的,建议40岁以上或大肠癌高危人群(家族史、长期高脂低纤维素饮食、肠道息肉病史、肥胖、糖尿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至少应该做一次肠镜,如果有息肉可以建议尽早处理。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