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肠息肉的症状 > 大肠息肉前兆 > 警惕大肠癌的遗传因素
当前位置: 大肠息肉的症状 > 大肠息肉前兆 > 警惕大肠癌的遗传因素
姜泊
工作单位:医院
职务: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擅长疾病:大肠癌早期诊治,胃肠道微生态系统与肠粘膜屏障,炎性肠病和功能性胃肠疾病等疾病的研究,内镜下诊治早癌及癌前病变;
访谈实录:
主持人续续:大家好,欢迎收看《名医堂》。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饮食生活习惯的一些改变使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那今天我们讲到的大肠癌是胃肠道疾病肿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由于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它的预防工作就显得特别地重要。
那本期《名医堂》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医院消化内科的主任姜泊教授来给大家讲一讲大肠癌的早期筛查与预防。
姜主任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名医堂》。
姜泊:主持人好,网友们好。很高兴能来到这里跟大家谈一谈关于大肠癌的一些防治问题。
主持人续续:那这个大肠癌,您在临床上感觉是不是患病率真的是越来越高了呢?
姜泊:应该是有这种感觉了,因为我做大肠癌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应该有将近30多年了,从我的老师周德仁教授开始一直到现在。那在中国的上海,前几年的一个调查当中它已经在城市里边达到第二位的发病率。
主持人续续:第二位,那第一位是?
姜泊:肺癌。那么在世界全球两年前的一个报导中我看到,也是最近我讲座当中经常提到的,在全球的发病率,男的发病率是在第二位,女性在第三位,那么两者结合起来年发病率全球发病率能达到万左右。
主持人续续:全球发病率达到万?
姜泊:对。那么死亡率也很可观,正好跟这个是类似,死亡率大约是发病率的一半。
主持人续续:那刚才您说女性是第三位,那女性是肺癌、乳腺癌跟大肠癌吗?
姜泊:女性是这样,刚才我说,女性还要往上一位,第一位是乳腺癌,第二位是大肠癌,男性是第三位,第一位是肺癌,第二位是前列腺癌,第三位是大肠癌。它是这么一个情况。
主持人续续:其实大肠癌,我们在平时经常听说的有直肠癌、结直肠癌、大肠癌,那这三者有什么关系呢?
姜泊:这三者,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肠道是大肠这一圈,它包括结肠跟直肠,我们统称为大肠。那么在临床上当中,直肠癌有直肠癌相对的特点,发病率比较高,所以我们专门把这大约10公门左右,肛门到这一段的肠道叫直肠,其它的叫结肠,学术上统一为结直肠癌。
主持人续续:那大肠癌的就是结直肠癌一体的?
姜泊:就像我们通俗的说法就叫大肠癌。
主持人续续:就是肠道上的这种肿瘤疾病?
姜泊:也不能说肠道的,肠道还包括小肠呢,我们只是大肠。
主持人续续:小肠会有肿瘤吗?
姜泊:小肠也会有肿瘤,但是少得多。
主持人续续:没有怎么听说过?
姜泊:对对对。
主持人续续:可是我们平时感觉吃东西不舒服什么的,就觉得好像自己的胃有问题了,好像很少说到我自己肠子有问题,那这个肠癌为什么比胃癌的发病率还要高呢?
姜泊:这个其实我们的腹部的脏器的感觉,它是没有特定的位置,分成上腹和下腹部,其实腹部当中一旦有不舒服了,感觉传送是不太一样,但实际上,在发病的情况下,大肠还是在最前面的,胃相对比较少。但是在前十位的肿瘤当中,大肠、食管、胃还有肝癌等等都是消化系统肿瘤,它是基本这么样一个排序。胃癌也不少,但是一个上下道胃镜可以解决食管癌和胃癌的问题,是两个癌症,两个癌加一块儿要高于大肠癌。
主持人续续:那为什么大肠癌的患病率,尤其是在我们中国,它的患病率会逐年地增加呢?
姜泊:这个是要说来,跟我们的饮食习惯和社会环境有关系,因为大肠癌的发病情况包括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遗传的因素,再一个环境的因素,环境、饮食,环境因素不说,我们大家处于这种环境,发展中国家,很多的事情,那么饮是我们从高纤维的饮食,蔬菜这一类说得多,或者肉类吃的少,转换成肉类比较多了,就是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跟西方越来越接近了,所以疾病谱也跟西方越来越接近了,所以它逐渐地增长、发病增加。
主持人续续:那会不会农村的患病率发病率比城市的发病率要低呢?
姜泊:是这样啊。农村的要低,城市的要高,比方说,我在十年前,在广东的惠州地区有一个调查,我跟我的学生那么我们那个调查是跟现在的一个肿瘤的年报是类似的,当时是大肠癌占肿瘤的第六位,是纯农村地区,可是同时期上海的报告,它是第二位,确实明显的是不一样的。那就是从饮食结构那也是明显不一样。
主持人续续:那我在之前有看网上的一些新闻,然后说这一家子,他们有好几个人都得了这个大肠癌。是不是有这个,不光是家族遗传和饮食习惯,在一起这个综合因素真的有可能是一出就出一家子人这样呢?
姜泊:嗯,这个问题就是说大肠癌发病因素的第二个因素,病因的第二个因素,就是遗传因素。一家当中有两到三个甚至更多,这是完全可能的,也称之为遗传性的非息肉病性的大肠癌,属于这一类,发病率非常高,是由于基因的不稳定性,比方说有错配修复基因等等,从更高的分支这个角度去说是这种情况。那么他是我们的高危人群,对这类人群,我们是完全有希望能够控制的,它一旦发生,经过我们的筛查,进入筛查,就可以把它控制住,控制在早期阶段,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主持人续续:这一类人群是比较容易筛查到的人群。
姜泊:后边如果我们可能会涉及到哪些人群是属于高危人群,他就是其中的一种。
主持人续续:那您跟我们讲讲哪些是高危人群呢?刚才讲的遗传的家族的关系,还有哪些?
姜泊:高危人群有这么几种,一般来说,刚才我们说的遗传性非息肉病的大肠癌,一个家族当中,在一级亲属有两到三个以上的,是癌的。
主持人续续:不光是大肠癌,是癌症的?
姜泊:如果都是大肠癌,那更大可能性了,如果是其它癌也可以归类到高危人群当中,最好是大肠癌,两个大肠癌先症者,那这一家人都应该归纳为我们高危人群,要进行监测,监测的年龄跟初发病,比方说先症者是在50岁发病的,他应该提前10年。
主持人续续:40岁?
姜泊:40岁就要进行监测。这是一种,另外一种遗传性的就是遗传性的息肉病,这种,FAP我们所说的,家族性息肉病,它是属于我们又一种高危人群。
主持人续续:息肉也算?
姜泊:息肉病,家族性息肉病。
主持人续续:息肉病也算癌症的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姜泊:它会比较成大肠癌。这类病人我们是要更加严密地监测,它发生的,可能肠道会有成百上千个息肉,我们需要进行筛查,这是又一种。再一个我们经常要做的事情,还有一种炎症,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病人,他发病5年以上的时候,5到15年以后,他的癌的发生率高达8倍到15倍,所以这也是我们需要监测的。最后还有一批我们属于低危,并不是说属于高危人群吧,有风险的人群,那就是说,在美国和中国的规定都是50岁以上,如果便前血有阳性,或者有腹部感觉不适的感觉,有便血、有大便习惯改变,这些病人要介入到我们的监测范围内。这一类。
主持人续续:这几类高危人群的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肠道的健康?
姜泊:对对。再就是肠道曾经发生有息肉的,要进入到我们的监测范围。因为息肉一般来说到5年以上的时候,它慢慢地有一部分就发展成不同级别的,低级别的瘤变到高级别瘤变,甚至发展到癌,这段我们能够有感于的时间,发现息肉我们就可以清除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部分病人控制住。
主持人续续:那您刚才说到了这几类高危人群,那他早期的一个症状有没有一些综合的共同的一些表现呢?
姜泊:大肠癌其实我们监测的这块,如果谈到有症状,那就都是相对比较晚了。所以说,我们在门诊碰到病人了,很大一部分病人是属于一种进展期的肿瘤,就是大的肿瘤,我们说大的大肠癌,这种情况,就落到什么?我们很容易一年发现了万,全世界万人口有50万是走了的,是没有了的,这50万大部分属于这类人群。有症状发现,很多是晚了,他只有有30%左右能够5年生存下去,其它的在5年左右时间基本上都走掉了。结局都是非常不好的。我们现在希望什么呢?希望这些检查的窗口前提,按照我们高危人群的情况进行社区监测,监测的一个最好的办法,比方说我们在国内,我们制定了50岁开始进行首次的,不管你有没有症状,是高危人群、低危人群,你能做一次肠镜检查,做一个机械,将有助于你肠道的整个情况监测。如果没有事情,这次监测没有事情那我们可以到10年以后再去监测一次。
主持人续续:您刚才说肠镜的检查?
姜泊:肠镜的检查。
主持人续续:我觉得好像一般大家说胃镜说的比较多,这个肠镜是不是大家没有这个意识去做这个检查呢?
姜泊:在我们中国确实意识不足应该这么说,而且我们的保险业、商业保险和各种保险业没有真正地把它,大家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主持人续续:我觉得是这样的。
姜泊:实际我们应该推进这项工作。在50岁以后,如果是高危人群,那你必须做,高危人群还应该往前走,窗口还应该往前,在没有症状当中去做去,可以发现这些癌前病变,比方说我们的腺瘤和一些息肉,有一些早期的这些癌,这时候你干预掉了,绝大部分可以,90%以上是可以存活的,甚至百分之百存活,这是可以做得到的。到门诊去,因症状去检查,那就不是这种情况了。
主持人续续:出现症状了以后可能是中晚期了,应该要提前去做肠镜的检查。
姜泊:对,那么在西方国家有两种,一种是商业保险逼着你去做,必须要做,要不做保险费会非常高的。
主持人续续:就是50岁的时候要做这个检查?
姜泊:哎,应该做这个检查,50岁,跟商业保险结合在一起,你做了之后检查没事会往下走。在中国现在我们国家卫纪委和我们各级卫生组织我们是推什么?推社区的这样一个筛查工作。比方说我们医院,我来到这边来看中这个大的社区,天通苑的社区至少容纳60万以上的人口,如果在这里边我们去做,可能保证这批人口的健康,我们在无症状期间就把它筛出来,这样从卫生经济学角度也会非常好的非常有益的。
主持人续续:那这个肠镜是不是一个很复杂的检测呢?因为我们知道胃镜其实做很痛苦的。
姜泊:以前大家认为痛苦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主持人续续:那我太out了。
姜泊:已经过去了。胃镜我们的发展现在,比方说我们有几种方法做舒适内镜,推广舒适内镜和无痛内镜,我们内科医生一直在致力于这些工作,比方刚才您说的胃镜,胃镜是在情形状态下确实是难受,我只能说是难受,有的人敏感地可以说是痛苦,那现在呢,可以由不痛苦的,就是完全无意识状态,就是麻醉,一针打进去,我们说像一针牛奶,打进去之后你就已经是睡着了,我镜做完了一停药你就醒过来了,这是非常,一点意识都没有就把它做完,那么现在还有胶囊内镜,体外控制胶囊内镜可以去看,做筛查,(英文)14:59,这个效果是非常好的,另外我们还有经鼻内镜,经鼻腔进去做筛查,在日本可以达到70%以上的筛查人群做这个。胃镜已经不痛苦了,那么肠镜也依然也是如此,可以做无痛的,也可以我们做胶囊的,甚至我们现在推广单人操作各种各样的技术,肠镜的痛苦时代已经过去了。
主持人续续:哦,是这样的?
姜泊:所以逐渐大家都在接受。
主持人续续:可以放心去做这个肠镜。
那刚才您说50岁做,那我这个年纪用不用做呢?
姜泊:那你就浪费资源了。你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可以不,完全可以不做。
主持人续续:实际上30岁左右的患病率是非常非常低的是吗?
姜泊:它是这样,我打的比喻可能不恰当,对不起,如果是像您刚才说,如果您家族当中可能有一个刚才我们说的先症者,大肠癌的先症者,你应该在他的年龄提前10年来介入我的检查系列来。
主持人续续:40岁?
姜泊:40岁左右,其他人也是如此,否则不是这样情况,我们40岁以内,40岁以前没有必要做,除非你有什么特殊的症状,比方说我腹痛,我大便习惯改变,我大便有便血,这些情况那你就应该做了,否则没有这些情况,那是没必要做的。
在中国还有一个现象,这些低危的人群当中中国人的35岁以内的,青年大肠癌我们在这些年的观测当中似乎是有点比西方是报道得多一点,也可能我们的人群太大。
主持人续续:人群基数太大了。
姜泊:人群基数太大了。但是要注意到这个倾向,那就是说35岁40岁以内的有有问题也得要做。也要注意这个问题。
主持人续续:因为我们一直觉得胃是比较骄气的,可能每天都不规律地吃饭或者是怎么样地,就觉得可能这个肚子经常也会不舒服,所以想是不是也应该做胃镜的时候也做一个肠镜。刚才您说是浪费资源了。
姜泊:它是这样,胃肠镜如果在40岁,我们现在也是推行这种情况,40岁到50岁之间是癌前的病变高发期,之所以美国定位为50岁,50岁是早癌的高发期,其实我们一个真正好的资源做好了,40岁到50岁这期间做首次筛查是应该的,在无症状的时候就做,做一个基限,没有问题再隔个5到10年再去做。胃肠镜现在一块儿做,现在确实是不少用这个办法去做的,尤其是麻醉内镜,我既然麻醉一次,我把这两个镜都做完吧,这种情况比较多。
主持人续续:都检查一下其实是挺好的。
姜泊:对。
主持人续续:那您刚才提到我们医院在天通苑社区有做早期筛查的工作,然后您能跟我们具体讲讲具体这个盲从的情况吗?就是我作为天通苑社区的老百姓的话医院给我的福利呢?
姜泊:天通苑这个社区是非常好的一个大的社区,在这个社区去监测各种各样肿瘤发生率是很好的一个平台,一个现场。所以我们想,我们的计划,在国内,就在我们的社区,这个社区进行几个肿瘤的一块儿的筛查工作,尤其我是做大肠癌的,我觉得这个项目非常好,筛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筛查高危人群,高危人群通过问卷调查拿到高危人群,这是要进入到我的肠镜内镜检查的,如果在这里边我们再通过大便的前血实验,再拿出一批在普通人群发现有前血阳性的,这也要纳入到我们的检查范畴内,这就把接受肠镜的人群最大限度地缩小,把目标集中,那么这些人进行内镜的检查,可能会把这个检查率提高。那么我们曾经在90年代末,在河南有过一个调查,我们通过这种现场的筛查,那是我在广东南方院的时候,这种筛查的结果是早癌发现率可以达到70%。
主持人续续:那其实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
姜泊:非常有效。而且这些发现的人都是无症状的。
主持人续续:那大肠癌会不会和一些癌症是有一些关联的?或者说它一起的患病率会很高呢?有这种情况吗?
姜泊:有这种情况。
主持人续续:因为刚才您讲,有几种癌症大家是一起去做这种调研的。
姜泊:对,这个资源吧要充分利用,既然要做。
主持人续续:都做了。
姜泊:比如说家族当中有肿瘤的病史,那其实某种意义上不是超高危也是高危了,胃肠道都是应该做,有胃癌的肠道也可能出现,有肠道的胃里边也可以有。那么我们几个做一个组合,就可以做,比方说胃肠镜加上一个B超,超生内镜,B生超生就可以把腹部肝脏、胰腺这些大的脏器都做了,如果再加上一个胸片,又可以把肺部的情况也检查了。所以这样一个小的套餐就可以把肿瘤大部分囊括了。
主持人续续:早期筛查都做好。那我听说大肠癌它的中晚期它的转移率是很高的是吧?
姜泊:它的进展期的大肠癌,比如我们所说的晚期大肠癌,它转移,它的表现为就是一个转移,大肠性转移,一个是肺部的转移,一个肝脏转移,腹腔的转移,淋巴结的转移,它是以这些转移为代表进展期。其实原发状其实并不大,但是转移之后有时候是致命的。主持人续续:那现在这个早期发现率能有多高?
姜泊:早期发现率在日本,它可以说可以达到70%以上。
主持人续续:哟,日本有70%以上?
姜泊:他常规要做筛查,在中国,现在不到5%。
主持人续续:不到5%?
姜泊:嗯。
主持人续续:这差距也太大了。
姜泊:就是。
主持人续续:70%和5%?
姜泊:所以说我们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的民生这些事情,能够在我们将来的医保能把这些事情cover住,能覆盖住,能够真正找地方,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那我们医生也要做很多事,这个同时当中,同时我想,要想早期发现,我想今天面对我们镜头的很多网友,如果你听见了,我想你应该注意到,在你的家属当中或者你家周围的朋友,到了50岁家里边有肿瘤的朋友,你应该介入到这个范畴来进行检查,你没有这个现场,医院来找我们,医生去做这项检查,将非常有意义。
主持人续续:50岁的时候记得一定要做一个肠镜的检查。
姜泊:有条件,你40岁都应该开始了。
主持人续续:40岁就应该开始做了。
姜泊:哎。
主持人续续:那大肠癌比较高法的年龄,一个是50岁我还看到说有70岁的时候也是它比较易发的一个年龄?
姜泊:它的真正高发年龄是50岁到60岁,这是一个高峰,60岁到70岁其实也是一个高峰阶段,70岁以后就慢慢地降下来了。有20年,40到50岁这个阶段是大肠癌的初始阶段,但是癌前病变都在这儿。
主持人续续:您是说它早期的癌性病变身体上一点反应都没有的是吧?
姜泊:一点反应都没有。
主持人续续:哎哟,它怎么隐蔽性这么好?
姜泊:连前血都不容易。但这个时候,正是我们早期内境检查或者医生进行干预的一个窗口,能够在这一点阻断以后,那是非常幸运的。所以在日本、韩国等这些筛查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所以我就说,他能也70%的早期发现率,那已经是非常好的了,所以他们的死亡率是非常低的。
主持人续续:非常低。民众的意识。
姜泊:民众的意识还有社会上商业保险等等推动它必须得这么做。
主持人续续:那真的是很棒,70%这个太,这个比例太高了,比我们高那么多,满来很多工作要去做的。
姜泊:日本跟韩国他做早期发现,这些癌症的早期发现率比西方国家做得还要好。
主持人续续:还要细致。
姜泊:还要细致,所以日本的医生他看找到早癌经验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我们清华长庚也从日本请过来一个日籍的华医的医生到我们这儿落户,就是把日本的先进经验带到我们中国来,能够在中国推广下去,早癌的筛查。
主持人续续:对,因为70%多的人都在早期发现,所以他这方面的经验肯定是特别地丰富?
姜泊:非常丰富,因为我跟国外的交流比较多,我请的夏马宁医生也是非常棒的,在工作当中我们认识的,请他来,我说帮助我推动中国的早癌大肠癌胃癌的工作,推动学术进展,他非常高兴地接受邀请,所以我们清华的这个平台,消化科这个平台也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续续:所以大家要多去找姜主任。50岁的时候要找姜主任去查一下这个肠镜。
姜泊:欢迎大家各位网友到这儿来,有条件,有可能的话,我们是非常欢迎的,为大家造福。
主持人续续:其实说到这个癌症早期筛查,我觉得现在大家都是说这个概念都说得挺多的,医院还是一些体检机构,那关于早期筛查这一块如果我们去外医院里做这种筛查,您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吗?
姜泊:其实医院里进行,因为它有一个重新的保障,到外边去做,那还是不可取的。
主持人续续:您说保障是说医生的经验比较丰富吗还是?
姜泊:就是这个平台,不光是医生的问题,还有一个平台的问题,检查的平台,它周围整个这种,到外边筛查,到外边只要有一个很好的医疗平台,医生出去做也一样,也可以。但是,原则上,最好在所谓高危人群所谓到有风险的人群你能够接受一次肠镜检查,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续续:反正就是自己的意识要提高。
姜泊:自己的意识要提高。其实绝大部分,之所以不接受检查的,都是这些病人本身,也不说病人,受检人群心里有一种自然抵抗,反正我没事,我们医生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什么话,怎么说呢?他说我知道我没事,其实这句话是很不符合逻辑的,你怎么能知道,我们医生本人要没有看到我都不知道。
主持人续续: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事儿。
姜泊:没症状是根本不清楚的,所以患病的人都说,哎哟,我真没想到他能得这种病,我真没想到谁能得这种病,其实想不到,就是人体之症,奥秘是无穷的。但是我们是有可能发现的,要去做才能知道。
主持人续续:因为我知道姜主任您在消化内科是在国内专家里面非常领先的这种地位的,那是医院去看这种消化内科,他都会建议说我们在50岁的时候要去做一些肠镜的检查,他的意识,就是我们医生里面的意识是不是也很强呢?
姜泊:非常好的一个问题。我们的医生,应该说中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国的医生。
主持人续续:医院一个样?
姜泊:这句话并不是说我们医生的水平。
主持人续续:情况不一样。
姜泊:对于国家推和国际的共识意见,可能掌握得并不是很好,另外医生在病人来就诊的过程中医生的时间也过于短,可能就来不及说这些话,你的检查就已经过去了。这种事情应该说是不能在就诊过程当中解决,我觉得今天我面对这个镜头可能听众当中这种是我们一个公众的宣传的机会,但这种机会究竟有多少,可能我想大部分的人还是不太清楚,这就需要国家的医疗政策和医保政策来共同推动这个事情。
主持人续续:所以,还是由国家层面来推动的话,大家就会做规范化的处理。
姜泊:还有一个我们全民的医疗素质要提高,我想可能前几天有一个很好的,在我们的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湁浠涔堝亸鏂瑰悧鍖椾含鏉冨▉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