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ldquo十年息肉无人问,一朝肠癌误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下思故人。一见杨过误终身......”

金庸先生笔下塑造的“万人迷“杨过,可谓风流潇洒,至情至性,飞扬洒脱,机敏聪辨,慷慨重义,是封建社会难得一见的奇男子。凡是见了他的女子,要么一生相思,要么孤独终老,要么香消玉殒,总之是没有好下场,所谓“误终身”是也。

如果上述场景放到现实生活中对照,那么大肠癌可以说是现实版的“误终身”系列。

作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高危癌种,大肠癌可谓一部漫长的息肉癌变史。

1

大肠癌的前身——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其实就是肠粘膜表面上隆起样的病变,通俗地讲,就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

这个“肉疙瘩”从最初的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形成过程需要5~15年,目前已确定至少80%~95%的大肠癌都是由息肉(肿瘤)一步步演变而成。

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从“十年息肉无人问”到“一朝肠癌误终身“的空白期里,我们至少拥有十年的筛查“黄金期”阻止其癌变。

前提是,你得让医生知道你有大肠息肉,以便进行干预治疗。

大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但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便秘、腹痛等症状,但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患者常将之视为普通肠胃问题或者痔疮出血处理,多数大肠息肉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

所以说,大肠息肉就像一枚潜藏腹中的“定时炸弹”,不检查谁也不知道自己肠道里是否有息肉。

2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

虽然并非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但一旦发现,最好尽早切除,以免引发癌症或其他疾病,早期大肠癌早期发现治疗,即使确诊时已经癌变了,5年生存率仍可达90%以上!

目前,肠镜被公认为最有效的大肠癌早筛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直肠、全部结肠以及回肠末端的肠粘膜情况,可于镜下取出息肉或组织活检等样本做病理研究。

但遗憾的是,我国肠镜筛查率远非理想,目前我国就诊患者中,早期病例尚不足10%,这当中除了公众对于肠癌的认识度不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肠镜本身的弊端。

据做过的人描述,轻者如同腹泻,重者翻江倒海,总之是很不愉快的体验;加之肠镜手术需要插管、预约时间长。虽然现在已经有无痛肠镜,但对于受检者的身体也有一定禁忌症,种种原因导致了肠镜的接受率不高。

现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大肠癌早筛也具有了更加舒适、安全和便利的选择。相比肠镜的“难言之隐”,新技术可以做到“不插管、非侵入”完成肠癌早筛。

睿肠太TM无创肠癌检测

睿肠太TM无创肠癌检测,通过检测粪便样本中的miR-92a含量,可作为检测大肠癌的标志物,如果miR-92a的含量达到一定标准值,便可视为罹患大肠癌的可能性较大,属于大肠癌高风险人群,结合肠镜确诊和干预治疗,及时将癌变风险抑制在可控阶段,是一种无痛、非侵入、安全便利的大肠癌早期筛查手段。

受检者只需居家自行采集1克粪便样本,快递寄回检测中心,由检测中心出具权威检测报告,足不出户完成大肠癌风险预测。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既然在睿肠太TM检测之后,我还要再做一次肠镜确诊,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做睿肠太TM检测呢?

是的,尽管睿肠太TM在基于中国人群近例样本检测结果分析中,已经可以达到综合准确率85%以上(其检测结果不受其他癌症或消化道疾病干扰),我们依然建议您再次肠镜确诊。

这不仅仅是关乎生命严谨,

更重要的是,睿肠太TM让应该筛查的人得到筛查,帮助高风险人群提高检出率;而让大部分普通人群免去肠镜之苦,又能清楚知悉自己是否有癌变风险,为受检者是否需要做肠镜提供科学的依据。

3

大肠癌的八大高危人群

1.45岁以上人群

2.有痔疮和长期便血的人群

3.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病史

4.腹泻持续超过3个月者

5.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者

6.有慢性阑尾炎或已切除阑尾仍有右下腹疼痛者以及胆囊切除术后

7.贫血、男性贫血,近3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

8.发现腹部肿块者

4

大肠癌早发现3个月

就可多活30年

人的健康与死亡有时其实离得很近,大肠癌早期检查,患者就会后退一步,走向健康;晚一步检查,患者就会向前一步,走向死亡。关键就在一个“早”字。大肠癌可防可控,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老话:预防大于治疗啊!

居家早查

肠保太平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无创肠癌早筛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61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