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湿疹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1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年中国大肠癌发病率占全球24.3%。
结肠癌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尤其在大城市,41~65岁人群发病率高,结肠癌病因虽未明确,但相关的高危因素如,过多的动物脂肪和动物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品、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以及遗传易感性,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关;家族性肠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结肠腺瘤等与结肠癌发病有较密切的关系。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易被忽略,排便习惯改变、如次数增多、腹泻便秘等,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腹痛也是早期症状之一,可触及腹部肿块。凡40岁以上有下列任一表现者应列为高危人群:
1,Ⅰ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2,有癌症病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4,以下5种表现有两项以上者: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及精神创伤史。
对高危人群,纤维结肠镜、X线钡剂灌肠造影、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一般可明确诊断。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中国人直肠癌的发病特点:比结肠癌发病率高,低位直肠癌比例高,青年人直肠癌比例高。?
直肠癌与结肠癌一样,早期无明显症状,癌肿破溃形成溃疡或感染才出现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意频繁,便前肛门有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晚期有腹痛;大便变细,可有腹胀肠鸣音亢进等表现;如癌肿破溃感染,大便表明带血及黏液、甚至有脓血便。
按照症状出现的频率大小,依次为,便血、便频、便细、黏液便、肛门痛、里急后重、便秘。
影像学检查如钡剂灌肠造影、腔内超声检查、MRI等,内镜检查如肝门镜、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结合病史,体检,不难诊断。
直肠癌的筛查工作十分重要,大便潜血试验作为大规模普查的初筛手段,直肠指诊,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
总之,因为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对高危人群的的筛查价值凸显,早期出现的便血、大便形状、习惯、次数等症状的改变,均应行直肠指检,医院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6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