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lx/前言
自从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引入小儿胃肠科这个概念,全球小儿胃肠科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新技术例如小儿消化内镜被开发用于帮助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20世纪80年代,儿童消化内镜在儿科广泛应用,在中国许多医疗单位相继开展了小儿胃镜、结肠镜检查和各种内镜治疗项目。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各类成人内镜技术也在儿科普及,儿科消化内镜学应运而生。
一发展现状
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我医院医院的儿科都开展了儿童胃肠镜检查,部分单位还开展了儿童双气囊小肠镜、胶囊内镜、超声内镜、ERCP等技术,使儿童消化道病变的确诊率得到很大提高。与此同时,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良性食管狭窄球囊扩张与支架治疗、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瘘术、ERCP治疗、超声内镜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等内镜下治疗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些微创手术给广大患儿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福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20世纪70年代小儿消化内镜开始运用于临床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在生理、解剖结构特征、疾病谱等多个方面均与成人不同,故儿童内镜的发展有其独特之处。儿童胃肠腔道狭小操作困难、胃肠壁薄容易穿孔以及配合困难等原因,操作的风险相对成人明显增高。而且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谱与成人不同,除了炎症外,可合并多种胃肠道畸形,例如儿童胆胰疾病多以先天畸形为主,患儿不仅需要诊断,更需要内镜下的治疗技术。因此,对于操作儿童患者的医师,操作要求比操作成人的内镜医师更高。
说到儿童,一般可分为新生儿、婴儿、幼儿、学龄儿童等,如果算上青春期儿童,那么随着年龄的变化,体格大小会有不同,同时所患疾病的种类也会不同。而且,因为生理状态不同,即便是同一种疾病,病理表现也不一致,所以对于新生儿和青春期儿童来说,处置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儿童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率极低,对于不同年龄,应用内镜检查所针对的疾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所以对于内镜检查来说,不能只强调操作手法的熟练程度,还应该要求熟练掌握儿科或者儿童消化道疾病相关的知识。
三小儿消化内镜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小儿食管、胃、十二指肠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应用的增加,需要EGD进行诊断的小儿疾病也不断增加。在25年内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年每年进行EGD小儿数量增加了12倍。
过去三十年已经逐渐明确结肠镜在小儿下消化道活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有的设备允许所有年龄段的小儿包括新生儿进行结肠镜检查。小儿结肠镜适应症基本类似于成人。进行小儿结肠镜检查检查主要原因包括便血,腹痛和腹泻,最常见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小儿息肉(息肉切除术),息肉病综合征、过敏性结肠炎以及其他疾病(血管异常、感染性结肠炎、肿瘤或移植物抗宿主病)。由于炎症性肠病只有25%~30%的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下,所以息肉是小儿最常见的直肠出血的原因,在小儿下消化道疾病中,这两个疾病也是最常见的疾病。
对于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而言,消化内镜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手段。目前已经可以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包括新生儿进行诊疗,并且其诊疗疾病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4尾记
医院周平红教授在福建妇幼保健院顺利为一出生70天,体重仅有3.5公斤的先天幽门肥厚早产儿完成内镜下G-POEM手术,应用ERBEHybird刀的I型刀对小患儿的幽门肌肉进行了顺利的切开,这也是隧道内镜技术应用于世界最小年龄、最轻体重的病例。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为我国的周教授点赞。
年3月18日
文章参考
小儿消化内镜临床应用研究进展DOI:CNKI:SUN:WUXB.0.-08-
日本小儿消化内镜指南(草案)宫建-04-28
作为内镜领域的权威新媒体,“镜路同行”致力于成为内镜人的职业发展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1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