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华(-),男,吉林省四平人。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长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肛肠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主持国家部局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获科技进步奖多项,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被授予“医德楷模”称号。
立志学医
精研医术
年4月,周建华出生在吉林省四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患有腰椎结核。眼见父亲被病魔折磨得日渐消瘦,有时甚至需要卧床休息,常常心如刀割,暗自流泪,从那时起,他下决心要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正当他踌躇满志之时,“文化大革命”浪潮席卷中国大地,国家取消了高考,他不得不放下心爱的书本和行医的梦想,随着上山下乡的青年到了农村。在农村,他仍然没有放弃梦想,不断学习文化知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考恢复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中医学院。
进入大学后,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几年里,他寒暑不怠,日升东窗,月落西厢,攻读岐黄之学,精研仲景之术。年,周建华医院工作,后调入医院外科工作。他参加了国家中医局举办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先后师从国内著名肛肠科专家张作兴、李国栋、田震国等名师,学习和继承了诸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在三十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他一直致力于中医外科,特别是肛肠病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他是吉林省中医界、中西结合界肛肠科临床、教学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在东北乃至全国都有很高的声誉。他现为长医院肛肠科主任、吉林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外科博士研究生导师。
待患如亲
勇担重任
周建华业务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工作中时刻为患者着想,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妙手神刀,在世华佗”。
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时刻秉承“大医精诚”精髓,坚持对病人、对群众像白求恩同志一样的热忱,视患如亲,无论贵贱,坚持医院、个人负责的理念,始终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他常教育全科医护人员坚持以社会效益为重,遇到医患矛盾时,坚持换位思考,能心平气和安于奉献,更会无条件维护患者的利益。
在平时的工作中,周建华勇于承担责任,多次为患者进行了高难度的手术。年5月份,“非典”肆虐之时,有一白血病患者,继发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前来就医。患者体温高达40℃,痛苦不堪,经周建华接诊后,立即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预约手术。当时,有的同志提醒他说:“弄不好要死人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医院就诊吧。”周建华坚持把手术做了,同时说:“这个患者白血病继发感染,病情非常危重,如果不及时解除、控制感染,那才是真正的危险呢!我们当医生的,要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从事这项工作,有时就是要冒一点风险的。”手术成功后,患者感动地说:“医院,都因为我有白血病而不敢给我手术,看我高烧,怕是‘非典’,没想到你一句为难的话都没说。”
还有一位美籍华人,医院手术后,大出血,医院会诊,预行乙状结肠造瘘,唯有他坚持局部止血,并亲自操作,一次止血成功。患者不胜感激。
年10月,一位内蒙古哲盟的19岁女孩,医院肛肠科就诊。她患的是大肠息肉病,医院就诊,医生都主张全大肠切除,回肠造口,小女孩痛不欲生。周建华接诊后,仔细研究病情,实施了全大肠切除,回肛吻合手术。手术很成功,术后为加强营养,周建华多次自己掏腰包为患者买来全能素口服。患者恢复较快,出院时患者哭着对周主任说:“是你救了我,我会记住你一辈子的!”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年,他连续两次被长春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评为“医德标兵”,年被吉林省总工会授予全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医德楷模。
励精图治
打造名科
周建华技术精湛,学术上踏实、严谨,坚决反对学术作假。在他的倡导下,长医院肛肠科多年来一直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西医始终紧跟现代最新医疗进展,中医站在国内领先地位,把中西医有机地融为一体,坚持能中不西,能中西医结合的坚决结合,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在周建华的带领下,肛肠科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坚持开展引进新技术。新疗法,以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慢传输性便秘等疾病,坚持用纯中医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其他肛肠疾病,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使患者恢复快,痛苦小,抗生素使用量小,时间短。医院医院中最具中医特点、中西医结合特长的科室之一。几年来,肛肠科先后开展了排粪造影、肛肠测压等检查,手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大肠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癌根治全系膜切除术,溃疡性结肠炎、全大肠切除术、混合痔的PPH手术、腰俞穴麻醉、盆底疝手术等新技术、新疗法。这些项目的开展确保了肛肠科在省内始终居于领先地位。在他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肛肠科已经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国家临床药理新基地、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大肠肛门病研究室、吉林省重点建设学科、吉林省重点建设专科。年肛肠科被吉林省卫生厅评为诚信科室。
刻苦钻研
学贯中西
周建华肯于钻研,勤于探索。他重视对医学理论和医学方法论的学习和研究。他经常温习中医经典著作及古代文献。年,在国家中医局举办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考试中,一举考入全国前名。周建华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力求诊断辨证准确,以法统方,随症加减化裁,不拘成方。在脾胃病的治疗上有较高的造诣,形成了诊治肠道疾病的特色。
周建华在日常工作中,一直坚持微创理念,尽量减少手术患者损伤,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他在全国首创了“混合痔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缩短了病程,保留了“齿线”这一排便感受器,保证了患者术后良好的排便感觉。该术式很快得到了业内同行的认可,在全国推广使用。他还在省内首先开展了“高位复杂肛漏内口缝合、外口切开引流术”、“肛瘘lifet术”等微创手术,改善了肛瘘术后病人肛门渗液这一严重并发症。
周建华还提出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新理论。他认为湿毒瘀滞肠络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关键,邪瘀肠络,久而蕴毒,深滞于浮络、孙络、缠络。脾气亏虚,肠之体用具病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情缠绵,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湿邪贯穿于结肠炎发病的始终,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邪盛谓之毒也,机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除或化解,蕴积体内,化生毒邪。毒随邪生,变由毒起,毒寓于邪。毒、虚并存,正邪交争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病理。以此理论指导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从湿、从瘀两方面着手,辨证论治,综合治疗,大大提高了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愈率。
他提倡针对疾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如针对肛门病术后疼痛较重,西药止痛有一定的缺陷,对此他提出了电针白环俞止痛的方法。白环俞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电针白环俞止痛法具有疏通气机、祛瘀止痛、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从而达到术后镇痛的目的,同时还可有效缓解术后尿潴留。再如肛门病手术后辨证使用中药换药,中药坐浴,可起到明显缓解痛苦,缩短疗程的作用。他亦提出大肠癌术后化疗同时,给予扶正祛邪的中药治疗,可以起到良好的减毒增效的作用。
几年来,周建华承担国家中医局、省教育厅、省中医局科研课题10多项。曾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吉林省高等教育技术一等奖1项,吉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尤其是承担的国家中医局“电针白环俞用于肛门病术后止痛的规范化研究”课题,得到专家的认可,并列为全国推广项目。
以身立教
培育后人
周建华在繁忙的医疗、科研工作之余,作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还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每年承担研究生、留学生、本科生的授课及带教工作。
由于对中医理论精通,学识广博,临床经验丰富,授课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易于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好评,多次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他主张,学习中医知识不要拘泥成方,应该重点学习中医的理论基础,这样临床应变才能随心所欲。他常教育学生:“善言医者制论不治方,论成而方自足其中矣。”周建华教授年开始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16人。最近,又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在治学上析微阐奥,不倦教诲,努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其钻研古书医籍,大胆进行临床实践,逐渐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在生活上,周建华对待学生更是给予悉心关怀,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周建华治学严谨而不保守,学术上每有所得,不敢独藏,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曾受聘编写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主编由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肛肠病临床诊治》等书。
在同行眼里,周建华是一个技术精湛、敢为人先的专家学者;在患者眼里,他是一个待患如亲、医术高超的救命菩萨;在学生眼里,他是一个学深品正、严慈相济的老师。他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学生、为科室的工作人员做出了榜样。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就是白求恩精神,也是多年来周建华教授一直激励教育自己的话语。他说,他将把自己的智慧、才华贡献给他所热爱的中医学事业,治病救人,教书育人,无怨无悔。
内容来源:《吉林省名中医》
赞赏
长按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愈白癜风康复标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