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名医在线刘佃温便血就一定是痔疮吗


(本音频经过后期剪辑处理,并非节目完整音频,收听完整音频,请下载大象新闻APP)

河南中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刘佃温

俗话说“十人九痔”,意思是痔疮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

刘奶奶今年68岁了,大便带血有两个月了,一直以为是痔疮,也没在意,最后因为不懂这方面的知识耽误了治疗。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一旦出现大便带血的症状,就认为这是患上了痔疮,这种说法正确吗?事实上,除了痔疮,结直肠炎、肠道肿瘤都会有出血的症状。那么,如何区别这些疾病呢?痔疮出血和结直肠炎出血有什么区别呢?

今天,河南中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刘佃温就来和您说说这件事!

01

什么是便血?

血液由肛门排出。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需要通过粪便隐血实验才能发现。

02

有哪些疾病会产生便血?

痔疮是最常见的便血病因,除此之外胃以及小肠疾病包括溃疡、肿瘤,结直肠疾病包括溃疡性结直肠炎、大肠息肉、肿瘤,直肠肛管疾病包括肛裂、肛瘘,全身性疾病包括白血病、血友病等,均可能引起便血。

正如前面提到的王先生一样,便血不是小事,千万别误以为是小痔疮耽误了病情,一定要及时查明原因。

03

如何鉴别各种常见引起便血的疾病?

痔疮

分内外痔,外痔可在肛门口摸到柔软的小肉球或泡泡,平时仅有异物感,合并炎症时常有疼痛,一般无出血。

内痔一般摸不到,有时排便时会突出肛门外,以无痛性鲜红色血为其主要症状,出血常与大便干结或排便时用力过度有关。

临床上还常见混合痔,既有内痔也有外痔,兼具两者的症状。

肛裂

肛裂患者往往有典型的疼痛、便血、便秘症状,血色鲜红,滴出或纸上擦擦有血迹,便后有剧烈肛门疼痛

通过肛门指检可以发现肛门有溃疡型裂口,有时候裂口旁会有组织增生形成皮赘,需与普通的外痔有所鉴别。

溃疡型结直肠炎

常有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脓血便,通过结肠镜检查可以发现结直肠粘膜的广泛水肿、红斑、渗出、糜烂或溃疡,可与其它产生便血疾病鉴别。

大肠息肉

通过结肠镜检查可发现单个或多个息肉。

便血常呈间隙性,血色鲜红,一般血量不多,血液不与粪便混合。

甚至粪便本身无肉眼颜色变化,需要粪便隐血实验确定,多数是良性,但容易恶变。

结直肠癌

右半结肠癌以全身症状为主,左半结肠包括直肠癌容易出现便血症状,早期可见少量血与粪便混合,后便血量逐渐增多,甚至出现大便变细,发生肠梗阻。

当全身出现症状,如食欲下降、进行性消瘦、贫血等,已属病变晚期。

结肠镜是最主要的检查手段。

河南中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刘佃温告诉大家:"肠"保健康小秘诀

1

调节情绪

据专家统计,情绪波动对人的肠道影响最大,他会随着你的情绪波动,这样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身体不适。想保持身体的年青活力,就要学会抚平肠道情绪。

2

断食减肥不可取

在以瘦为美的时代,很多女人都尝试断食减肥,放弃正常的饮食习惯,这样也会引发肠道激动不适。

3

多运动

现在的上班族压力都很大,白天坐在办公室,晚上回家窝在沙发或者床上玩手机,缺乏运动。有专业人士提醒大家,有时间要多出去运动运动,提高肠道原动力,才能排掉多余的脂肪和毒素。

4

注意饮食

⑴膳食纤维是你的好朋友

膳食纤维可以帮忙代谢掉一些肠道致癌物质,降低胆固醇,所以打豆浆的时候可以加一把燕麦,吃大米的时候加一把糙米等

⑵发酵食物也不错

发酵食物在发酵过程中保留了一些活性成分,比如膳食纤维和多糖,而且发酵食物的脂肪含量也比较低,有助于减肥。

⑶蛋白类食物肠道保护剂

蛋白类食物可以加强肠道的免疫力,如果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可以适当增加蛋白类食物

⑷十字花科蔬菜也是不错的选择

十字花科类植物包括我们所说的卷心菜、西兰花、花椰菜、野菜等。据报道十字花科类蔬菜在肠道被吸收时,可以保护肠道的免疫细胞和上皮细胞,从而使正常细菌不会发生炎性反应,降低了患肠癌的可能性。

·END·

专家介绍

刘佃温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中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医外科学科主任,河南省第七批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促进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固脱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便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肛肠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外科学会会长,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郑州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卫生系列中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中医学报》编委,曾先后被评为“郑州市青年科技标兵”、“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称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刘佃温先进名医工作室”、“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肛肠病流行病学调查特殊贡献奖、河南省肛肠学会成就奖等。主编《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肛肠病影像真诠》、《肛肠病手术技巧》、《便秘问》等肛肠专著12部,参编相关肛肠专著15部,参编“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外科临床研究》。研制有“会阴下降测量器”、“双撑多钩式腹部牵开器”、“新型灌肠器”、“一次性排气管”等4项实用新型专利。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已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6项,获厅级科技成果奖7项。在国家级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编辑:漫漫责编:高峰

主编:杨强监制:陈德年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49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