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属于那种可以预防的癌症,所以掌握一些有关大肠癌的知识,不但有助于理解大肠癌的风险因素,还可能阻止大肠癌的发生。但是,在大量媒体信息中,大肠癌到底如何防止、如何进行有效地筛查、如何做到早期发现,各种说法鱼龙混杂、真假莫辨,很让人迷惑。
大肠,是连接小肠到肛门的一段肠道。可能大多数人听到大肠,都会想到大便。的确,大肠是产生大便的场所。健康的成年人的大便,80%是水分,剩下的20%,其中1/3是食物残渣,1/3是肠内细菌,1/3是新陈代谢脱落的肠粘膜。人体肠道内细菌大概有种之多,每克大便大约有1千亿个细菌。
但是可能跟你想的不同,大肠远不止只是产生大便和储藏大便的容器。大肠内的大量细菌不仅帮助我们维持菌群平衡,还能产生很多必要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K,而且也能通过排泄和吸收维持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欧美国家大肠癌在所有癌症发病率中排在第二位。近些年,中国的大肠癌发病数逐年上升。中国原来大肠癌是比较少见的,大概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五;但随着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比如高脂高蛋白的摄入量增加,加上运动不足,大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据年的统计,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大肠癌已经成为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现在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所以这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所有的癌症,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大肠癌属于那种可以预防的癌症,所以掌握一些有关大肠癌的知识,不但有助于理解大肠癌的风险因素,还可能阻止大肠癌的发生。
最常见的大肠癌症状
首先来说说大肠癌会有哪些症状最常见的大肠癌症状包括:
1.大便习惯的突然改变,比如大便突然变得很细。
2.大便带血。可以是很红的鲜血,也可能是黑便。
3.忽然出现的便秘、腹泻,或者拉不干净的感觉。
4.忽然出现的腹部胀气、饱满的感觉,或者绞痛。
5.没有减肥却体重下降严重。
6.疲倦,没有力气。看到这里,你可能也明白了,除了肠道的特殊表现,大肠癌的症状都不是那么明显和特殊,很容易被忽视。
所以,了解大肠癌的危险因素显得非常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就应该提高警惕,多留意一下自己。那么大肠癌有哪些风险因素呢?风险因素分两类。一类是你没法改变的。一类是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第一类是不可控风险因素年龄:年龄越大,得癌症的风险越大。90%以上的大肠癌是50岁以上的人得的。
肠道息肉或大肠癌史:如果有过肠道息肉,或者原来得过大肠癌的人,风险倍增。
炎症性肠病:原来有过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者Crohn病的人,患大肠癌的风险也急剧上升。
遗传因素:有两种家族性的遗传病会导致大肠癌的风险增高很多,一种叫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一种叫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家族史:如果有家人得过大肠癌或者结肠息肉,你的大肠癌风险也增加。
第二类是可控的风险因素生活方式:肥胖、吸烟、喝酒、缺乏运动,都会提高得大肠癌的风险。研究显示,每天喝45g酒,大肠癌风险提高至1.41倍;吸烟提高大肠癌风险1.2倍;肥胖的人大肠癌几率是正常体重人的1.45倍。
食谱:食物中红肉比例太高,比如猪肉、牛肉、羊肉,或加工肉太多,也与大肠癌息息相关。食物纤维太少,也会提高大肠癌的几率。
怎么做才能降低得大肠癌的概率呢?
1.永远别吸烟。如果你现在吸,戒掉。
2.多运动。别一天到晚坐着,规律运动可以降低大肠癌风险24%。
3.别长胖,维持合适的体重。
4.尽可能少吃红肉,以及加工肉,如火腿肠。
5.尽量少饮酒。
6.食谱中多加纤维,比如多吃绿色蔬菜、水果。
生活习惯改不了,如何提前发现?
除了上面讲的常见症状应每天大便时留心外,有四个有效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大肠癌。
1.高敏感大便潜血试验,就是查大便。
2.乙状结肠镜。这是一种相对较短的纤维镜,从肛门插进去,可以早期发现肿瘤。
3.结肠镜。这个镜子更长一些,可以检查整个大肠。
4.早早癌筛查。所用的癌症风险因子可发现正在发生癌变的细胞,在早期预警,防癌于未然,包括大肠癌细胞。
注意:如果有直系亲属,如父母亲得了大肠癌,那么子女应该在他们得大肠癌的年龄的前10年开始做这些筛查:比如父亲50岁得了大肠癌,那子女应该在40岁开始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