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为什么年年体检正常结果还是得了癌?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体检已成为很多人每年必做的功课。曾有不少人认为体检过关了,就代表健康没问题,认为一年内都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有人说,每年做体检的人,一样查不出癌症,所以说体检根本没啥用处;也有人说,只要每年做一做体检,就不担心得癌症。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偏颇的。癌症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致死原因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新观念,一般的健康体检经常检查的几项指标正常本身不能表示我们身体就是很健康的。老百姓通常所说的体检一般就是指“健康体检”,通常包括测量脉搏、血压、心电图、血常规、生化、肝肾功能、腹部彩超、胸片、肿瘤标志物等。而把健康体检当作是万能的,这是曾经比较普遍的误区。必须要知道,健康体检≠防癌体检。健康体检只是一般性的健康检查,比如血压、血脂等等,通常针对的是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但基本没有涉及到常见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肿瘤。因为健康体检覆盖的范围和侧重点与防癌体检不同。有人说不是查了肿瘤标志物和胸片,难道不能发现肿瘤的踪迹吗,回答是:常规检查太有限,会有太多“漏网之鱼”。因此体检结果如果正常,不等于身体没问题可以高枕无忧,更不等于你肯定没得癌症。但大家也别轻易否定传统的健康体检,健康体检还是很有必要的,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心、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等进行检查,若发现异常情况,找相应的专科医生咨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恰当的处理或随访复查,对慢性病的防治很有用处。没有哪一项检查是全覆盖、万能的,每项检查只能解决某个问题,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远不能下结论没有得癌。防癌体检是一种更加专业针对性更强的体检方式,目的是早期发现肿瘤,或者发现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对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筛查。一般查出有癌症大多是因以下几种情况:1、感到有症状,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出来;2、医院检查,结果附带查出来有某种癌症;3、常规体检,查出有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癌症;4、有针对性的癌症检查,像常规体检一样定期进行,检出异常。众所周知,癌症如果能早期发现,根治的机会大大增加,但要等症状出现了再去检查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在没有症状时主动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是非常有意义的。不少癌症可以在没有症状的早期发现,目前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几种癌症已经能在无症状的情况下,通过体检及普查早期发现。但防癌筛查,尤其是自体无症状时的早期检查,目前仍是很有争议的领域。以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为例,胃癌早期发现靠胃镜、结直肠癌早期发现靠粪便隐血试验和肠镜、肝癌早期发现靠甲胎蛋白和超声检查。然而胃镜、肠镜似乎都不在常规体检的范畴里,所以更为全面的体检(包含防癌体检)应该加上胃镜、肠镜检查,尤其建议50岁以上从未做过的人应该去做一次。胃肠道等内脏不同于甲状腺、乳腺等浅表器官,出处病变难以自我发现,加之抽血、胸片、超声、CT等常规体检也是难以发现早期胃肠道的病变,因此做一次胃镜、肠镜了解自己胃肠道健康是非常有意义的。癌症种类繁多,看似让人防不胜防,其实不然。健康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始终是预防癌症、保持健康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么多的检查方法,体检时想一个不落全查一遍是不现实的。我们的建议是一般初次检查常选取常规的、创伤小的简单检查方法,比如血尿粪常规、腹部超声、甲状腺、乳腺触诊和超声、腹部体检、直肠指诊等,这些检查方法是初级的、简单的,属于筛选性质的。出筛后、高危人群或怀疑癌症者进一步进行高级的检查(针对性检查),比如增强CT或者直接的病理学活检,比如肠镜、胃镜取活检等(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通过针对性体检,虽然还无法查出所有的早期癌症,但也可以发现不少早期癌症,这点就是最有价值的,进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合理有效地筛查。总结:看似毫无征兆的肿瘤突然发生,似乎无从预防,但其实有时候不是毫无征兆,而是我们缺乏健康知识和预防意识,因此平时里多学习一些常见病的知识与预防也是一种物超所值的健康投资。来源:消化病科普附:常见恶性肿瘤针对性体检策略食管癌高危人群:过烫过快的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Barrett食管、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秦岭、太行山、闽粤赣交界)等。针对性检查:内镜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胸部增强CT等。50岁以上5-10年做一次内镜或上消化道造影。胃癌高危人群:家族史:一级亲属、幽门螺杆菌感染伴萎缩性胃炎、“老胃病”例如胃溃疡经久不愈、胃息肉、手术后残胃等、高发地区人群50岁以上人群:如西北地区、东三省、沿海地区等,尤其是有长期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饮食习惯。针对性检查:胃镜检查,建议高危人群40开始3-5年一次、一般人50岁开始5-10年一次。肝癌高危人群:慢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长期酗酒、肝癌高发区50岁以上人群、家族史等。针对性检查:腹部超声、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敏感性很高)、CT。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家族史、长期高脂低纤维素加工肉制品饮食、肠道息肉病史、肥胖与糖尿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针对性检查:肠镜检查,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1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查,每5~10年进行1次纤维结直肠内镜检查或钡剂灌肠造影检查。有高危因素肠镜检查间隔时间可能需要缩短。肺癌高危人群:年龄50~70岁、吸烟史大于30包年(包年=每天吸烟的包数×连续吸烟的年数)、当前吸烟或过去15年内已戒烟的人群,肺癌家族史。针对性检查:低剂量高分辨率胸部CT。高危人群根据情况3-5年复查一次,甚至有人认为重度吸烟等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CT。也建议,没吸烟的健康人群应该在50岁时做一次。其他无创方法还有:痰脱落细胞学检查。乳腺癌高危人群:乳腺癌家族史、BRCA1基因突变、月经初潮早生育年龄晚、肥胖、不规范使用雌激素、曾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小叶原位癌或乳腺不典型增生等。针对性检查:触诊、钼靶。30~40岁妇女每1~3年接受乳房触诊检查(自检或找医生),40岁以上有高危因素的妇女增加乳房钼靶拍片检查。宫颈癌高危因素:HPV持续阳性,家族史。针对性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HPV疫苗可预防宫颈癌。以上列出了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不是所有人都要做相应的针对性检查,人们应该按照是否有生活习惯或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来选择相应的防癌筛查的体检项目。如果符合高危人群,那么在体检时有必要加做一些针对性检查,尤其是50岁以上,人到中年为自己健康加一道保险锁。另外日常生活中,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吸烟酗酒)就能让你走出高危人群。谢谢阅读戳我健康科普知识--运动损伤专业请回复前面的数字,即可浏览相关内容74“鼠标手”出没请注意73别让“落枕”桎梏您的视野72不打网球也患“网球肘”71“中流砥柱”不容闪失:腰肌劳损的防与治70关节为什么会粘连?69什么是“网球肘”,发生后应怎么处理?68当心“崴脚”成习惯:踝关节扭伤的防治67膝关节髌骨周围疼痛的相关问题和康复方法66跑步者上下坡时别太任性65腰酸背痛者运动时学学猫兔64低头不“健”抬头“健”63膝关节术后早期肌力练习方法62运动受伤该静养还是该活动61运动损伤后热敷与冷敷的正确应用守则60如何做好热身运动59软组织损伤的相关问题58膝关节半月板损伤57小腿抽筋如何快速止痛?56骨关节炎综合治疗最关键55落枕扭腰流鼻血按一个穴位搞定54在家随时能做的健身基本功53如何预防久坐伤身?52踝关节扭伤怎么办?51崴脚时,绷带如何使用?50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后康复计划49运动前后吃什么48半月板损伤的症状47运动损伤康复治疗--踝关节康复方案46跟腱断裂缝合术后康复方案45膝关节有病?看看这个疗法适不适合你44爬楼梯膝痛是关节炎第一信号43日常生活护好膝关节42怎样在冬天更专业的进行训练41腰痛有几种?中医妙方让你腰不痛40强健双膝三步骤39腰扭伤恢复后要注意什么38五种另类健身方法37“闪腰”多因突然一松一紧36容易受伤的肩关节35肩周炎比较好的康复方法——康复3部曲34足跟痛的按摩及护理33浅谈运动损伤之半月板损伤32股骨头坏死是如何发生的?32跑步减肥五大误区,当心越跑越胖!31膝关节不好病根可能在腰30科学处理五步“搞定”肌肉拉伤29耐力性运动帮助降低血脂28每天坚持慢跑健身的七大好处27膝关节其实很脆弱!您知道什么动作对它的伤害最大吗?27夜间运动的效果是好是坏?你进来看看就知道26有效缓解背痛相关下肢痛的方法25经常腰背酸疼,一穴委中解忧愁24介绍治疗肩痛的小经验23腰痛颈肩痛的几个主要原因22抻筋治腰痛颈肩痛21膝盖痛的最佳处理方法20腰痛颈肩痛之抻筋拔骨操以及养筋汤20常伸懒腰防腰肌劳损19急性腰扭伤18六种保护膝盖的运动17你知道跑步带来的损伤吗?16膝关节康复训练方法15晚饭后多久运动最好?14徒步,你不知道的内幕13膝关节其实很脆弱!您知道什么动作对它的伤害最大吗?12运动损伤后踝关节不稳11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10运动后肌肉酸痛原理及缓解疼痛的方法09如何保护你的膝盖?08膝关节结构07最伤骨骼的坏习惯06腰腿痛3大元凶05跌打损伤的处理05爬山时该如何保护你的膝盖04每个年龄段如何保养膝盖?03膝关节损伤--6天康复练习02腰背肌锻炼示意图01腰背肌劳损怎么办?请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