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为什么肠上会有息肉医生提醒5种人高发,肠


精细化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71022/5781220.html

新闻

人文

科普

服务

1

我怎么就得肠息肉了?

上周一个同学给我打电话,说他最近经常有便秘,医生建议他做肠镜,结果发现有肠息肉,医生说是炎症性息肉问题不大,一年后再做肠镜复查。

肠息肉到底是怎么来的,做了好,还需要继续观察,能不能变成恶性的?

一般突出于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都可称为息肉,但临床上多指粘膜局限性隆起。

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不是癌肿,不会危及生命。一般息肉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检查。

得了炎症性息肉,一般无须特殊处理,每隔1—2年作一次结肠镜随访即可。

小的腺瘤性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凝方法直接切除,可在肠镜下先用金属钛或尼龙线结扎其根部,然后用电凝切除,病人无须受开刀之苦。

1

肠息肉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本病由于病理性质的类型不同,而临床表现或有差异,但主要以便血、粘液便或便秘、腹痛、腹泄为常见症状。

1、肠腺瘤常无任何自觉症状,而是在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时偶然发现。

2、大便带血或粘液血便是其多见症状,每次排便均见,并不与粪便混合,或在粪便表面;血色鲜红,量不多,夹有粘液,有时忽然大量出血;长时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

3、位于直肠的较大腺瘤可以引起大便次数增多或肛门有下坠感,很低的腺瘤大便时可脱出肛外。在个别情况,结肠腺瘤有可能引起肠套叠、腹绞痛。

4、儿童型息肉以便血、腹泻、息肉脱出或腹痛、贫血等症多见,有时还可并发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其血便色泽鲜红,附于粪便表面,不相混杂,出血量一般不大,甚似内痔出血。

5、家族性息肉病,早期可完全无症状,出现症状的年龄平均约20岁左右;其临床表现亦主要是大便带血、便次增多或解稀便,常有较多粘液便;有的病人排便时可见大小息肉脱至肛门。此外,患者还可有不同程序的腹部不适,以及疲乏、无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1

哪些人是肠息肉的高危人群?

1、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2、长期生活在息肉多发地区,如上海等。3、长期西方化饮食(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素等),油炸食物。4、年龄大于45岁。5、有相关疾病,如肝硬化、乳腺癌等。

1

肠息肉什么原因引起的?

1、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导致炎症,加上其他慢性刺激,发生肠息肉。

2、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不规律,导致体液酸化,引起肠道细胞突变,增生等。

1

肠息肉有哪些危害?

1、炎症性息肉可以自行消褪,或者在抗炎治疗后消褪,所以一般这样的息肉医生都建议观察一段时间。

2、腺瘤性息肉是不能够自行消失的,而且会越长越大。

3、腺瘤性息肉会有一定的恶变几率,大肠癌很多由结肠息肉恶变而来。

4、肠息肉如果不作处理,会慢慢的变大,细胞突变,有点恶化成结肠癌,从结肠息肉发展到结肠癌,一般需要5至10年的时间。

1

肠息肉治疗及术后注意什么?

大多数的息肉是良性病变,不会危及生命,但也有一部分的息肉会发生癌变倾向,所以需要及时的治疗,息肉的治疗一定要遵循息肉治疗原则,不要盲目切除息肉,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通过内镜或者手术的方法予以切除息肉。

1、切除息肉后应卧床休息,以减少出血并发症,注意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呕血、便血、有无腹胀、腹痛及腹膜刺激症状,咽部有无水肿、疼痛、有无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改变。2、十二指肠息肉摘除术后应禁食6h,6h后进流质饮食1天,继而进无渣半流质饮食3天。大肠、直肠息肉术后即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1周内忌粗糙食物。3、保持术后大便通畅。4、术后有少数患者发生腹部胀痛、肠胀气,多因手术中注入气体过多所致。

浏览往期内容|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81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