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转一文盘点临床上常见的息肉病


来源:医脉通消化科

息肉是一种从黏膜表面畸形突出到达空腔器管内部的突起样病变的统称。息肉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变率,是癌前期病变或状态。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为其命名,如长在声带上的称"声带息肉",出现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肠腔内的称为“肠息肉”,以此类推;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又称"某某器官多发性息肉"。

▲有些息肉致癌必须切,而还有些息肉不用管

3)肠道息肉

▲医学3D动画:息肉去除全过程

肠道息肉主要见于大肠(结肠和直肠),而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比较少见。大肠息肉可以是单个发生,也可以是多发,多数有蒂,少数是广基的。

常见的大肠息肉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儿童性息肉、腺瘤、乳头状腺瘤及遗传性息肉病。遗传性息肉病包括:

①黑斑息肉病,是一种少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特点为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伴口腔黏膜、口唇、口周、肛周及双手指掌、足底有黑色素沉着,以小肠息肉为主,约30%的病人有结直肠息肉,息肉的性质为错构瘤性息肉。

②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在青春发育期出现结直肠腺瘤,甚至可满布所有结直肠黏膜,如不及时治疗,终将发生癌变,此病有时会出现以下两种综合征:a)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多发性骨瘤和多发性软组织瘤(加德纳综合征),b)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综合征)。

根据息肉生长的部位、大小、数量,病人可有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不同的临床表现。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长蒂息肉较大时可引致肠套叠;息肉巨大或多发者可发生肠梗阻;长蒂且位置近肛门者息肉可脱出肛门。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伴发出血者可出现贫血,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休克状态。

肠道息肉治疗一般要根据息肉的部位、性质、大小、多少、有无并发症及病理性质决定治疗方案:

①小息肉行结肠镜检查是予以摘除并送病检;

※直径大于2cm的非腺瘤性息肉可采用结肠镜下分块切除;

※直径大于2cm的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应手术切除,腹膜反折以下的经肛门局部切除,腹膜反折以上的应开腹切除或在腹腔镜下切除。

②病理检查若腺瘤癌变穿透黏膜肌层或浸润黏膜下层则属浸润性癌,应按照结直肠癌治疗原则处理。腺瘤恶变若未穿透黏膜肌层、未侵犯小血管和淋巴、分化程度好、切缘无残留,摘除后不必再做外科手术,但应密切观察。

③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不治疗,最终可发生癌变,因此应尽可能在青春期内确诊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最彻底的手术方式是结肠、直肠中上段切除,下段黏膜剥除,经直肠肌鞘行回肠肛管吻合术。

④黑斑息肉病的息肉多发并散在,胃多发性肠道错构瘤,一般不癌变,难以全部切除。无症状可做随访观察,若有症状可行息肉切除术或肠段切除术。

⑤炎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道疾病为主,炎症刺激消退后,息肉可自行消失;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者,无需特殊治疗。

4)肛门息肉

肛门息肉是指肛管或直肠黏膜上带蒂圆形或椭圆形肿物,可突入肠腔上下移动,其蒂的大部分是肠黏膜由于肠蠕动或粪便牵拉延长所致。肛门息肉多因粪便慢性刺激而引起,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少数可恶变。肛门息肉单发性居多,多发性的占少数。

临床表现可见:无痛性便血;直肠脱垂;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肛门息肉多需手术治疗,手术后息肉标本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部分患者有切除后有复发可能,需多次手术。

4.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在病理上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以良性息肉更为多见。良性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增生和组织异位性息肉等。其中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的癌前病变,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及胆囊腺肌瘤等非肿瘤息肉则不会发生癌变。

肥胖、吸烟、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肝硬化、上消化道和胆道的解剖异常,是胆囊息肉的好发因素。大部分患者无不适表现,往往是在健康检查或人群普查时经腹部B超才偶然发现。

胆囊息肉的治疗主要涉及到对良恶性的判定,若息肉直径小(以10mm为界)又完全没有症状,并且不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可以观察,定期行超声探查,没有必要手术。有明显下列恶变危险因素者应及早行胆囊切除。

①一般认为胆囊息肉的大小与其良恶性有关。小的胆囊息肉(直径10mm),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且可以保持许多年不发生变化,对于大的胆囊息肉则往往提示恶性病变的可能。

②在胆囊息肉患者中胆囊腺瘤及胆囊癌的平均年龄明显要比非肿瘤息肉性患者要大。

③息肉的数目、形态单发、广基的息肉易癌变。

④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者,结石的长期刺激可促使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而引发癌变,因此存在结石的胆囊息肉患者胆囊癌变危险性增加。

⑤恶性的胆囊息肉更容易出现伴随的临床症状。上腹部闷胀不适,常餐后发生右上腹疼痛或绞痛,尤其在脂餐后。

5.子宫及宫颈息肉

1)子宫息肉

子宫息肉是妇科常见病,从广义上讲是指所有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壁的肿物,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恶性息肉等。多属良性,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或引起月经增多、白带异常、阴道出血、子宫增大、疼痛等。宫腔镜检查可见息肉大小多少不一、蒂长短不等,是妇科常见的一种宫腔内病变。其中以子宫内膜息肉最常见。

临床表现可见为:阴道口有肿物脱出,白带增多、白带带血丝,接触出血,子宫异常出血,不孕与流产,若息肉发生溃疡、感染、坏死,可产生血性或脓性白带。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往期精彩回顾▼体检出来的结节、囊肿、增生,到底会不会癌变?专家这样建议...发现甲状腺结节?要不要手术切除?会癌变吗?你一直纠结的,我们在这里给你答案

QA: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病人有何区别?有传染性吗?需要接种疫苗吗?

医院治什么病最拿手?这份清单值得收藏!孕前查出小叶增生、乳腺结节、钙化我该怎么办?哪些女性容易患乳腺癌?不同年龄,有不同讲究!专家这样建议...体检出来的结节、囊肿、增生,到底会不会癌变?专家这样建议...体检项目那么多,该怎么选?医生给您支招啦!

文章来源:医脉通消化科

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49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