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纤维光束结肠镜检查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肛门撕裂引起大便失禁
B、引起直肠大出血
C、交叉感染及癌细胞种植性转移
D、引起直肠穿破
E、引起内痔出血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过毫升或循环血量的20%,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症。
2、成人出现便隐血阳性时,消化道出血量至少大于
A、10ml
B、9ml
C、8ml
D、6ml
E、5ml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教材上写的是5-10ml,因此题干问的是至少,因此是5ml。
3、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消化性溃疡
B、胆道疾病
C、急性糜烂性胃炎
D、贲门黏膜撕裂症
E、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溃疡病。有8种疾病占发病率90%以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黏膜糜烂、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溃疡、食管贲门撕裂症、十二指肠糜烂、赘生物。
4、慢性消化道出血与急性消化道出血的外周血象的差别是
A、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正常
B、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降低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降低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
E、巨细胞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急性出血患者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由于出血后骨髓代偿性增生,可暂时出现大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则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即见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
5、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临床表现为
A、呕血
B、呕血与黑便
C、呕血、便血、休克
D、呕血、便血、休克、全身皮肤出血
E、失血性休克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只有在上消化道出血量比较多时才能出现休克。所以不是它主要的临床表现。
6、上消化道大出血后多数患者出现发热,其主要原因是
A、合并感染
B、肠道内致热原被吸收
C、血循环不良,散热下降
D、出血后肌体代谢亢进,产热过多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大出血后多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持续3~5天后降至正常。引起发热的原因可能与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7、上消化道大出血,发病急,出血凶猛,易致休克,出血常是
A、胃小弯溃疡出血
B、门静脉高压症出血
C、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D、胃体癌出血
E、胃黏膜病变出血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发病急,出血凶猛,易致休克”,这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特点。
8、下列哪种消化性溃疡最易发生出血
A、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B、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C、胃小弯溃疡
D、幽门管溃疡
E、复合性溃疡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这道题选B,请注意题干问的是最容易发生出血的溃疡类型。发生在十二指肠以下的溃疡为球后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具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特点,但夜间痛及背部放射痛多见,对药物的治疗反应较差,较易并发出血。
9、上消化道出血范围是
A、贲门以上出血
B、幽门以上出血
C、Trietz韧带以上出血
D、空回肠交界处以上出血
E、回盲部以上出血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所以应该是以Trietz韧带为界。
10、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定有呕血
B、有便潜血阳性
C、呕血常为咖啡色
D、出血后疼痛减轻
E、出血后可有发热及氮质血症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上消化道大出血需要超过胃容量和血流出胃的速度、才会引起呕血,因此A的说法太绝对,故错误。
11、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伴有发热及右上腹痛,应考虑
A、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B、门静脉高压症
C、出血性胃炎
D、胃癌
E、胆管出血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这道题的答案是E,题干显示患者有右上腹痛,右上腹区域只有肝、胆囊等,而且患者有发热,因此需要考虑胆道感染引起的胆管出血。
12、病人有上腹痛史,经常黑便及呕血、反酸,应考虑
A、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B、胃癌出血
C、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D、应激性溃疡出血
E、胆管出血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胃癌黑便常见,呕血不常见,胃癌时胃酸分泌少,一般反酸不常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有肝病史,题干中未提及,暂除外。应激性溃疡出血多有饮酒、服用NSAIDs史或严重疾病状态等诱因。胆管出血无反酸。胃十二指肠溃疡常有上腹痛病史,反酸,出血可致呕血、黑便。
13、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是哪项
A、临床观察判定
B、吞少量稀钡检查
C、红细胞比容测定
D、凝血因子的检查
E、急诊胃镜检查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E
只要患者能耐受,患者一般情况允许,出血24~48小时内可以行胃镜。胃镜不光能明确出血诊断,对出血原因,有无继续出血,出血部位,都可以提供信息。还可以做镜下治疗,套扎或栓塞。
14、确诊消化性溃疡出血最可靠的方法是
A、胃液分析
B、钡餐透视
C、便隐血试验
D、急诊胃镜检查
E、询问病史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D
本题目选择D。过去病史、症状与体征可为出血的病因提供重要线索,但确诊出血的原因与部位需靠器械检查,如胃镜检查、上部胃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选择性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99m锝标记红细胞扫描、吞棉线试验等。
15、下列关于下消化道出血错误的是
A、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速度
B、下消化道出血时粪便是暗红色的
C、下消化道出血时患者出血量达血容量的10%~15%时,多有血压、脉搏的变化
D、大量出血可出现发热、近段小肠出血可出现氮质血症
E、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的病因是大肠癌和大肠息肉,肠道炎症病变次之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C
下消化道出血时患者出血量达血容量的10%~15%时,多无血压、脉搏的变化。
16、当病人下消化道出血时,其粪便最常见以下何种情况
A、鲜红色
B、稀水样便
C、柏油样便
D、陶土色
E、果酱样便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A
血便可以是暗红色的全血便,也可能是粪便中混有血液,常见的是鲜血便或暗红色大便。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统称为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疾病有小肠的恶性肿瘤、结肠癌、结肠息肉、克罗恩病、痔疮、肛裂等。此题问最常见的情况,选择A最合适。
17、对鉴别上下消化道出血有帮助的是
A、粪便潜血阳性
B、血尿素氮升高
C、血肌酐升高
D、血色素下降
E、血氨升高
按住此文本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B
在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中尿素氮可暂时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一般于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约24~48小时达高峰,大多不超出14.3mmol/L(40mg/dl),3-4日后降至正常。下消化道出血一般无此症状,所以鉴别上下消化道出血血尿素氮升高有帮助。故答案选择B。
现阶段已讲解完风湿系统,消化系统今天最后一节课,下周进行运动系统,想要了解更多详情,扫码预约咨询年课程。
送一年,服务监督学习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7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