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罕见医院成功为6岁幼童切除


年2月,一位6医院就诊,经腹部MRI检查示:左中腹部实性肿块,大小约3.6x3.6x2.8cm。钡灌肠造影示结肠脾曲3x3cm类圆形低密度影,考虑结肠脾曲占位。

因不想通过外科开腹手术治疗,患儿母亲在多方打听下,得医院可开展儿童消化内镜微创技术,遂转入惠州三院治疗。

入院后,惠州三院儿科关向阳副主任医师与内镜中心负责人徐永辉主任医师,麻醉科杨秀菊副主任医师就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讨论。

这枚息肉已多次引发患儿出现严重腹痛症状,如同埋在小孩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威胁着他的生命健康,若不及时治疗,随时可能因肠套叠加重而不得不接受急诊外科手术。

据悉,医院内镜中心联合儿科之前已成功为数位8~12岁的患儿进行了大肠息肉切除术,但这些患儿体重均在25公斤以上,而且息肉多为2cm以下。而这个小男孩只有6岁属于幼儿,体重仅有17公斤,体型明显偏小。

这样的幼儿是否适合内镜治疗?幼儿肠管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内镜操作,其菲薄的肠壁是否能耐受用于成人的高频电流?若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又该如何处理?小儿麻醉如何实施等等,这一个个难题都需要惠州三院的医生们考虑及应对。

经过细致评估及精心准备,决定采用儿童消化内镜微创技术为患儿实施小儿巨大幼年性息肉内镜下微创切除术。

年2月19日,小男孩被推进了惠州三院内镜中心。在内镜中心阿秀梅护士长的悉心照顾及安慰的帮助下,麻醉科杨秀菊副主任医师顺利地为小男孩实施了麻醉。

一切准备就绪,手术由内镜中心负责人徐永辉主任医师、消化内科刘华龙副主任医师主刀。先进行了肠镜检查,进镜至距离肛门约30cm处发现了这枚约3*4cm鹌鹑蛋大小的巨大息肉,已完全堵塞肠腔。

肠腔受肿物堵塞,空间及视野均非常狭小,难以窥及肿物全貌。两位医生沉着面对,利用尼龙绳结扎肿瘤蒂部,钛夹阻断肿瘤血流,再行圈套切除,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另一边杨秀菊麻醉师也在为小儿实施精准麻醉,确保术中患儿稳定。

随着电切过程中飘出的丝丝白烟,紧张气氛笼罩着手术室,每一次操作都是一次考验。20分钟后这枚巨大息肉终于完整切除,手术获得成功,所有人都为这个小男孩感到由衷的高兴!目前患儿已治愈出院!

据悉,为幼儿切除如此巨大的幼年型息肉,尚属惠州首例,突显了多学科合作及内镜微创治疗优势。

幼年型息肉是多发生在5~10岁儿童的肠息肉。息肉部位绝大多数是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直径多数多小于2cm。

医院消化内科作为惠州最早开展小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单位之一,迄今已为超过数百余位患者解除了病痛。

因为小儿的特殊性,惠州三院儿科打破常规,勇于探索,与内镜中心、麻醉科通力合作,是惠州市开展小儿医院之一。近年来,惠州三院在儿童食道异物,上消化道出血,大肠息肉等疾病的救治和保护儿童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片来源

儿科

稿件来源

儿科关向阳

编辑

宣传办郑子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82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