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肠癌的危险因子


(1)遗传因素大概只有5~8%的肠癌是先天遗传基因变异所造成,有一种大约占1~2%左右的遗传性疾病叫做「家族性大肠息肉症」,这些病人很年轻就开始长大肠息肉,而且一长就是几百几千个,最后爆发成肠癌的可能非常高。这种能是一种叫做APC的基因发生异常,APC基因的功能是减缓细胞生长,正常人肠内息肉受APC基因抑制,不会随便乱长,但是大肠息肉症的人,APC失常了,大肠里的息肉,才会长个不停。

再一种更常见,占全部肠癌的5%的先天遗传疾病是「遗传性非息肉肠癌」,带有这种异常遗传基因的人,虽然不太会长息肉,但是,就是容易产生肠癌。如果一个未满50岁的肠癌病人是近亲中有3个人以上,罹患肠癌,那么这个人多半就是「遗传性非息肉肠癌」患者了。

(2)家族病史除了基因变异会遗传之外,请注意身体体质也会遗传,也许这个家族的体质和共通的生活习惯,就是容易让人罹患肠癌。有高达20%的肠癌病患有2位以上的至亲也是肠癌患者,所以注意自己的家族病史是非常重要,医生通常会建议肠癌的家属也提早去做精密的肠道检查。

(3)年龄超过80%的肠癌病例是50岁以上的人,也许50岁以上的运动不足,肌肉衰退,排便机能减低,肠内菌相失衡,代谢机能降低,或者是肠道受毒素长期影响的累积效应等,都是可能的原因,所以,医生会建议50岁以上的人,每年一定要至少做一次肠道检查。

(4)饮食我们认为高脂低纤的西式饮食是使东方人肠癌比例步步升高的罪魁祸首。例如吃太多脂肪,为了消化脂肪,只好分泌更多的胆汁,如果肠道菌相又不好,有些坏菌就会将胆汁酸变成有致癌性的二级胆酸,吃太少纤维质,肠道内好菌一定减少,再加上不容易排便,恶性循环的结果,让你的好菌更少,坏菌更多;坏菌不但自己生成许多细菌毒素,还会代谢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生成更多更多的毒素,毒素不但直接伤害肠壁细胞,引致肠癌,也会进入血液中,伤害到全身其他的细胞。

(5)个人病史患有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肠癌的人,绝对是高危险群,发现大肠息肉,当然立刻切除;罹患卵巢、子宫、或乳癌的女性,发生大肠癌的机率增加,当然肠癌病人更要预防再罹患肠癌。糖尿病患要注意了,罹患肠癌的机率高出30~40%。

(6)生活因素经常便秘的人,不常运动的人,肥胖的人,抽烟、喝酒不知节制的人,生活不规律,经常加班、上夜班的人,都是肠癌的高危险群。

北美医学教育基金会(北京爱博咨科技)

赵玉萍

-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103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