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肆虐全球,发病隐匿,很容易被忽视。
临床上,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步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大、疗效差。
早期肠癌,5年生存率在80%以上,中期为70%,晚期则少至50%。
因此,尽早发现肠癌,尤为重要。
身体出现“3多2痛”,十有八九是肠癌,趁早就医检查,莫拖延
、排便次数变多
肠癌早期患者,排便习惯会发生变化,比较明显的就是排便次数增多。
正常人一天的大便次数是~3次,但如果你发现自己大便次数突然变多,还总是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现象,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可能是肠癌引起的排便次数改变!
2、放屁次数变多
肠道和屁的关系很大,屁含有种成分,放屁的有无或多少并非小事,还可能反映机体肠道是否正常。
一般的屁是不会特别臭的,而屁之所以多且臭,一方面是由于肿瘤发生在直肠,较接近肛门、管腔小,即便肿瘤不大也容易发生阻塞,因此引起放屁频频;
而屁臭,是因为其中所含胺类物质,胺即致癌物。
3、便血增多
肠癌早期会出现便血(或粘液便)等症状。
正常的排便并不会引起肠黏膜破损出现便血,若大便与肿瘤表面摩擦,却极易出血,这时的血不像痔疮一样是鲜红色,而是呈暗红色,通常与大便混合在一块。
这一定要学会区分,医院检查。
4、腹痛
肠癌患者会因肠道梗阻发生腹胀、腹痛,其中腹痛的发生率较腹胀的发生率高。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
但随着癌细胞对肠道的不断侵蚀,还会出现溃烂和感染,使肠道发生痉挛,引起腹部异常疼痛。
这种疼痛呈阵发性或者是持续性,并且腹部按压时可能会发现不同程度的肿块,横结肠和乙状结肠出现肿块的症状较为明显。
5、肛痛
如果肿瘤生长在肛门附近,就可能表现出肛门疼痛,这需要我们仔细分辨。
随着肿块增大破溃后,还会出现肛门部坠胀、隐痛,大便习惯改变消瘦等异常。
这6类人群,是肠癌高发人群,日常要定期检查、年龄超过50岁以上,属于高危因素。2、长期高脂肪饮食,很少吃或不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纤维素摄入不足,也是高危因素。3、有慢性胆囊炎,或曾进行胆囊切除,属于高危因素。4、有大肠癌家族史,属于高危因素。5、肠道慢性炎症患者,比如,有过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患者,可增加癌变机率,是平常人的30倍。6、吸烟、喝酒人群,研究表明,吸烟者比非吸烟者罹患大肠癌的危险更高。有大肠癌、大肠息肉疾病史的人,每日摄入酒精大于等于30克,将添加罹患大肠癌的危险。
养护肠道,减少癌变,坚持做好“三个字”
第一字:“吃”
、吃豆芽
豆芽,含有的叶绿素,可防治肠癌,尤其是直肠癌。
因此,生活中,多吃点豆芽,对于肠道健康,十分有益。
2、吃菌菇
菌菇类,包括冬菇、香菇、金针菇等,也是养护肠道的好选择。
菌菇类食物中,富含的粗纤维和钙等,都有防癌作用,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3、吃浆果
草莓、蓝莓和黑莓等浆果,是养护肠道,预防便秘不错的选择。
浆果,水润多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软化大便,减轻大便干结的程度。
此外,浆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润肠通便,使食物残渣及粪便排出。
4、吃粗粮
粗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肠道健康,十分有益。
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与重量,帮助稀释大肠内的容物,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结肠上皮接触粪便中致癌物几率,从而达到避免有害物质被吸收的可能性。
饮食上,要注意粗细搭配,适当吃点粗粮,大有益处。
第二字:“喝”
、喝水
温开水,35-40摄氏度。
水,是使肠道保持清洁、润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补充充足的水分,可使大肠保持清洁,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养成主动喝水,小口慢慢喝,喝温热的水,对于肠道健康,十分有益。
2、喝茶
喝点茶水,对于润肠促排毒,改善便秘,十分有益。
苦蓝菊根茶,泡水喝,可调节肠道菌群,排肠毒,保护肠道健康。
苦蓝菊,是从欧洲引入国内的一种“药食两用”小植物,被收录到《药典》。
苦蓝菊的根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
现代研究表明,苦蓝菊根有效物质,可改善体内菌群,排毒清肠、改善脂质代谢、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促进矿物质吸收等生物活性。
用其泡水喝,还可润肠通便,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与积累,抑制细菌毒素的产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预防肠癌发生。
生活中,不妨用其泡水代茶饮,来润肠通便,排肠毒,保护肠道健康吧!
3、喝汤
喝汤水,可洗涤肠道,促排毒。
用黑白木耳,一起煮汤,可以“洗涤”肠道,利于肠道排空,保持大便通畅。
黑木耳,含大量植物胶质,可吸附残留于肠道的“毒素”,并将其排出体外。
银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和吸水膨胀,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第三字:“动”
、走路
每周散步时间,超过小时,患肠癌的风险,就能降低30%。
因此,闲来无事,多走走路吧。
2、慢跑
跑步,能够降低人们患结肠癌高达3%的机率。
即使每天跑0分钟到5分钟,也能够帮助消化系统运作。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