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威尔史密斯遭遇大肠癌,医生为什么说他是幸


今年已经51岁的威尔·史密斯,虽是国际名人,却活泼又充满亲和力,深得影迷欢心。不过,他近日忙完工作后去做大肠镜检查,发现大肠长了息肉,为了避免发展成癌症,进行了手术切除。

51岁,首次做肠镜,发现结肠息肉。切除后做病理,确认是癌前病变,“能这么早发现,真的是非常幸运。”医生说。

检查前,他拿起手机自拍说:“PP(马赛克)要露出来,方便医生检查。”

//什么是大肠癌//

河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庄競介绍,结直肠癌顾名思义,临床上指的是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肿瘤,一般就是我说的“大肠癌”。“结直肠息肉和腺瘤是一类消化道良性病变,有肠息肉的患者要及时切除,通常可以通过内镜下的微创治疗进行切除。”庄競说,一旦结直肠息肉发生肿瘤性病变,通常会表现为排便习惯和性状的改变:

主要表现

1.排便次数减少或增多。

2.大便变细,大便带血。

暗红色或鲜红色的血液与大便相混合,或包裹于大便表面。

3.便中带有黏液。

4.排便不尽感或腹痛。

5.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当发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时就医,进行肠镜检查,明确消化道出血病灶与原因,切勿以为是痔疮而轻视,导致延误治疗时机。

//发现大肠癌筛查是关键//

有数据显示,90%左右的肠癌都来自于肠息肉病变。大肠息肉可分五类,也就是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

肠癌从增生到晚期,通常要经历10年左右的发展期。越靠近晚期,治疗生存率就越低。

早期大肠癌五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而进展期结直肠癌五年生存率则不足50%,这就凸显了早期发现大肠癌的迫切性,而早期发现大肠癌的关键是做好筛查。

因此,庄競建议50岁以上的人,每年查次大便隐血,5年查次肠镜,如果家里有患肠癌的亲属,最好40岁就开始筛查。

//预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果过多的进食这些肉类如培根、香肠和熟肉制品等,会使结肠癌风险增加。而诸如蔬菜、粗粮等食物,可以加快肠道蠕动,从而减少毒素对肠道的刺激,降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2.每天摄入足够量的水分。足够的水分一方面可以使我们黏稠的血液得到稀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泄。

3.坚持每天适度地锻炼身体。每天坚持慢跑、散步,打打羽毛球、乒乓球,甚至打扫房间,总之一定要运动起来。

4.控制腹部脂肪。无论体重如何,腹部脂肪的多少与大肠癌的发病风险息息相关。

5.保持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情可以提高你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细胞保健基因检测

慢病干预细胞存储

精准医疗引领健康未来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61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