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中国肿瘤登记中心发表的最新年报,近几年来,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约万,每年约有万人因此死亡。癌症早期常无特殊症状,以至于病人不能及时就诊,实际上,癌症如能早期发现、诊断,很多病人都可获得根治。因此,如何识别癌症早期症状对于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通过回访既往登记在策的肿瘤患者,按病种专家们统计出了5年生存率:肝癌10.10%,肺癌16。10%,食管癌20.90%,胃癌27.40%,结直肠癌47.20%,乳腺癌73%。
那么癌症“相关征兆”有些什么表现呢?
和小编一起来看!
咳嗽、咯血、胸痛——肺癌?
早期肺癌常无明显症状,多数因体检发现。当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常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痛、发热、气促等表现。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长期吸烟者、石棉工人等,肺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高,需定期体检。
推荐检查:胸片、低剂量螺旋CT、肺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
1.长期受环境污染,长期吸烟者、吸二手烟(被动吸烟)者;
2.有毒工种(物理、化学致癌物等);
3.慢性肺部疾病(肺结核、矽肺、尘肺等);
4.人体内在因素(如家族遗传、免疫机能降低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
上腹痛、食欲不振——胃癌?
胃癌起病隐匿,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例如: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多数患者以为是慢性胃炎或胃溃疡而忽视。
因此,对于出现上腹部不适或隐痛等同时既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喜食烟熏食物、患有慢性胃病及胃溃疡的患者,要及早入院检查并定期复查胃镜等。
推荐检查:胃镜检查、胃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
1.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者;
2.有慢性胃炎,胃息肉,消化性溃疡病史;
3.有不良饮食习惯者:如喜烫食、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喜食熏烤、煎炸、硬质食物;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者;经常食用可能霉变食物等;
4.大量饮酒,年龄40岁以上;
5.精神压力大,长期抑郁、焦虑者。
大便习惯改变、血便——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仅感食欲不振、粪便潜血等。
随着癌肿的发展,症状逐渐显现,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消瘦等。由于粪便与肿块产生摩擦易引起出血,常误认为是“痔疮”而延误诊治。
若上述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经普通治疗后而不能缓解时也应及时入院诊治。
推荐检查:肠镜检查、肛门指诊检查、结直肠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
1.长期摄入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人群;
2.40岁以上,长期摄入酒精、油炸食品等;
3.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腺瘤病、大肠息肉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者;
4.有大肠癌家族史:家族性腺病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者;
5.有排便出血、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泻、便秘等应接受肠镜等其他检查。
肝区疼痛,厌油、食欲不振——肝癌?
肝癌被称作“癌中之王”,超过一半的肝癌患者在发现时多处于中晚期。
早期肝癌多无症状和体征,而且大部分肝癌患者本身就有肝炎或肝硬化,当出现肝区不适、胃口不佳等表现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肝癌发展速度很快,死亡率高。
右上腹疼痛或不适多为肝癌的首发症状,可逐渐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腹部肿块、黄疸、消瘦等症状。在我国,大部分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因此,对于这类人群,应该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
推荐检查:半年做一次相关检查,包括肝脏彩超、血清甲胎蛋白(AFP)
高危人群:
1、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史;
2、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者;
3、30岁以上男性及长期酗酒者;
4、脂肪肝、肝硬化病人;
5、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霉变等食品者。
吞咽哽噎感——食管癌?
早期食管癌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忽略。
逐渐可出现胸骨后不适、吞咽时轻度哽噎感、异物感等,上诉症状可间断或反复出现,甚至长达数年。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发现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命。
推荐检查:胃镜检查
高危人群:
1、家族遗传史;
2、爱吃烫食,爱喝烫茶;
3、爱吃含致癌物亚硝酸盐的泡菜,常吃霉变、烟熏、麻辣食物。
待续........
肠道微生态是万病之源,
肠道微生态检测防万病!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6704.html